蕭文明這邊也不敢有半點輕敵。
這一回戎羌的兵力是要超過蕭文明的蕭家軍的,又不可能有戴松率領的戴家的親兵這種可靠的戰斗力協助蕭文明作戰,因此蕭文明要做的便是速戰速決,盡可能迅速地將對手擊敗。
于是,像之前那樣的平面推進、力求盡可能多地消滅對手有生力量的戰法,肯定是不適應了,只有立即組成中央突破的陣型,在大量殺傷敵軍的同時突破戎羌陣型,將其的戰斗意志一舉抹平,才是最恰當的戰法。
經過這些年的訓練和實戰,蕭家軍無論是鴛鴦陣本身的變化,還是陣型與陣型之間的配合,都已訓練得宛若自己的本能。
蕭文明一聲令下,幾十個鴛鴦陣,便迅速聚攏在一起,仿佛一枚枚的鱗片,組成了一只能夠鉆山打洞的穿山甲,從這伙子紛紛亂亂的戎羌人的陣型中間徑直突破,讓對手毫無懸念地被一分為二。
戰斗進行得十分順利,蕭文明卻依舊不敢掉以輕心。
他一邊命令蕭家軍的子弟兵們在戎羌的身后展開陣線,繼續殺傷敵軍,一邊還專門派出幾股人馬,專門去對付戎羌那些戰馬能趕走的立刻就把他們趕得遠遠的,不能趕走的,就砍斷了馬腿、抹了馬脖子
這可是作戰啊,人都快活不下去了,哪還有心思搞什么動物保護主義,反正戎羌一向把戰馬作為自己最好的戰友,一樣是死,戰友陪著自己死也合情合理,黃泉路上也能有個伴嘛
然而即便這樣,卻依舊有五分之一的戎羌騎兵反應了過來,已經跨上了坐騎,拉開了同蕭文明的距離。
這伙戎羌騎兵也得有百十來人之多,可不算是一股小股部隊了,按照常理,蕭文明也是要認真對付他們的,但是現在正面的敵人更多,并且更加容易對付,而且一旦停止向他們施加壓力,他們就會像彈簧一樣,反過來向蕭文明施加壓力
因此對于背后的騎兵,蕭文明也只能暫時不予理睬。
然而已經這批騎上馬的小部分戎羌兵力,也不是擺著好看的裝飾品而已。
他們人數不多,又似乎不善于馬上砍殺,并不敢向蕭文明直接發起進攻,卻不斷地張弓射箭,向蕭家軍鴛鴦陣的背后發起遠程攻擊。
這是鴛鴦陣一個固有的弱點,也應該說所有陣型的弱點那就是正經的正前方,有著各種裝備的保護,無論是戰斗力還是防御力,都是比較頑強的;可陣型的背后卻幾乎是一片空白;側翼雖不像背后那樣的孱弱,但也缺乏必要的保障。
特別是面對戎羌這種幾乎是戰斗力天花板一樣的軍隊,那么弱點就顯得愈發明顯。
于是在如雨點一般掉落的箭矢的襲擊下,蕭家軍開始出現了接連不斷的傷亡,雖然蕭家軍的子弟兵們身上都穿著盡可能厚重的裝甲,戎羌在馬上發射的弓箭,威力也比不上弩機發射的箭矢,但仍舊有不少兄弟被箭射中,受了或輕或重的傷。
更關鍵的是,他們受了傷,勢必影響自己作戰的動作,戰斗力也大打折扣。
戰斗進行到這個份上,雖然蕭家軍以少戰多,卻仍舊保持著戰場上的主動,可眼前這場戰斗,顯然正在滑向一場慘烈的消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