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重臣思之再三,終于開口說道“皇上,戴元帥的方略,以老臣看,確有可取之處。只要小心實行,必然能夠克敵制勝。并且這一仗打下來,北方邊患至少可以平息五十年。皇上呢,是有道明君,有這五十年太平歲月,讓百姓休養生息,必能迎來一段盛世。朝中百業俱興,人民安居樂業,到時候何懼區區一個小小的戎羌”
“可就是怕”
“皇上不用怕,老臣也知道朝中的官員多有在京城之外置辦產業的,到時自然有人會出來指手畫腳。以老臣看,皇上全可當他們是耳邊風,不用理會,老臣自然也會有所彈壓,皇上和戴元帥,盡管將精力集中于軍事便好。”
這時在場之人,包括蕭文明在內,無不向衛玉章投來感激的眼神。
大齊朝的文官集團看起來利益統一、鐵板一塊,實際上別人說是力往一處使了,反而還會互相傾軋、互相告狀,一盤散沙都要比他們強出一些
而能夠壓服縫合和彌補這其中的碎裂的,就只有老相國衛玉章了。
這位老臣也是聰明絕頂、長袖善舞,所以才取得當今文官領袖一般的地位。
有了他現在的表態,戴鸞翔總算可以放心了,可以放心大膽地實施自己的戰略了。
然而皇帝的性格就是這樣的扭扭捏捏不干脆,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他依舊不敢下最堅定的決心,言辭之中滿是猶豫和妥協“那好吧,有師傅這句話,戴愛卿便可大展拳腳。反正總是要同戎羌打一仗的,那就打一打、看一看吧”
聽了這話,戴鸞翔總算是嘗出了口氣,他以為自己的作戰策略,是得到了皇帝的首肯,由衷地拜佛在地“皇上,此次戎羌入關,皆是我前線將領失職。皇上不但包容海涵,還委臣以重任,微臣必當以死相報,絕不辜負皇恩”
無論如何,戴鸞翔有這樣的態度,皇帝總是高興和感動的,親手將他扶起來“愛卿盡管去做,錢糧補給這邊,自有朕和師傅幫你籌措。”
說著,皇帝又扭頭向蕭文明望去“蕭文明,不要以為朕不知道,你在潼關之外同戎羌交戰過幾回,都是大獲全勝,朝中士氣為之一振。你要用心做事,好好輔佐元帥,等這番大功告成之后,朕必然重重有賞”
這還算是句公道話。
蕭文明趕緊拱手謝恩,順帶著幫自己的朋友美言兩句“皇上,關外打的兩仗也并不只是微臣一人之功,微臣的兩個朋友,南湖屯千戶曹瑞和上虞屯百戶韓天,也都有出力,他們就等在宮外,正想一睹天顏,皇上能否成全他們”
原以為皇帝現在心情正好,見一見兩個有功的將領,不叫什么大事。
誰知皇帝對此卻是意興索然“那就不必了吧。既然是有功之臣,建功立業有的是機會,到時加官進爵,朕還會有一番勉勵的。”
此刻向勤政殿的窗外望去,只見天色已然漸漸昏暗下來。
蕭文明這才意識到在這一處小小的宮殿之中,眾人已然商議了有兩三個時辰了
兩三個時辰,那就是四五個小時的時長,大部頭的史詩片都能看兩部了,可大家還嫌時間不夠,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