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部落為單位大規模行動的戎羌,忽然化整為零,以三十至五十人最多不過一百人為一小隊,遍地開花,不斷騷擾劫掠中原百姓。
這樣的小股戎羌騎兵,戰斗力當然不如成百上千的大隊伍,然而作戰和運動卻異常的靈活,讓戴鸞翔根本就抓不住他們的行蹤。
就是偶然抓住了,并且取勝了,也不過只有不到百人的斬獲而已,根本無法動搖大局。
并且戎羌行動的烈度是越來越大了,手段也是越來越兇狠了。
原本他們搶劫百姓,只要百姓交出財物,一般也就不傷及性命。
因為之前死了的達利可汗的弟弟達多說得信誓旦旦,這一回的南下入侵,是以入主中原為目的的,既然要入主中原,那就必然要收買人心,光靠一味的殺戮只能起到反作用。
但是在戰場上講究懷柔是需要實力的。
戎羌現在充其量,也就和大齊朝打個平手而已,憑什么搞這種高級操作
還是恢復殺戮的本性好了
可是這下可就麻煩了
戴元祥的策略就是通過不斷地擊敗和殲滅大股戎羌騎兵,達到削弱其實力,并伺機尋求決戰的目的。
如今戎羌采取這樣的行動,固然可以零敲碎打地慢慢損耗其力量,可是要真的實現一開始的戰略目的,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了
最要緊的是,戴鸞翔已經同皇帝有過了約定約定兩個月之內,必然能夠驅逐戎羌,可就這么個局面繼續打下去,別說是兩個月了,就是四個月、八個月都未必能夠結束這場戰役。
而同樣讓戴鸞翔感到擔心的是,戎羌的殺戮將會對中原百姓造成極大的損失,還不僅是財產損失,就是徹底的、直接的生命損失。
按照戎羌這樣的打法,就算戴鸞翔最終能夠取得勝利,那么關中大地也勢必一片糜爛、百姓生靈涂炭
戴鸞翔作為指揮數萬大軍、縱橫沙場的名將,卻還并沒有失去最基本的人性,實際上只有對生命保持著敬畏的人,才能真正成為一員名將。
時間不等人。
遇到了挫折的戴鸞翔,趕緊找來蕭文明商量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