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羌之強在于馬匹,有了馬匹的幫助,他們便能發揮在戰略上的機動性和戰術上的沖擊力。
而失去了馬匹的戎羌騎兵,不過只是一群戰斗技能略微嫻熟、戰斗作風略微頑強一些的普通步兵而已。
甚至在裝備上,戎羌都是十分原始落后的。
他們的戰刀都是隨意打造制作粗糙的破銅爛鐵;他們的弓箭雖然便于在馬上射擊但是威力卻并不強大;至于護甲,除了披著的獸皮似乎有些防護作用之外,便極少有金屬制品,更別說板甲、鎖甲之類的高級貨了。
總之戎羌整體裝備的水平,也就和中原一般破落的屯田所的屯田兵差不多。
蕭文明的蕭家軍的裝備同他們比起來,簡直就是變形金剛,更何況相較于精通騎射戰術的戎羌,蕭文明鴛鴦陣的步兵戰術也已臻化境,相較于硬件上的差距,更是降維打擊一般的優勢。
于是三路大軍沖著三個方向,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四下突殺。
尤其是奉命封閉城門的胡宇,作戰極其勇猛,只用了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便已占領了城門,砍斷了掛著城門的繩索,將大門重新封閉起來,讓已經突入城池的數千戎羌成了甕中捉鱉。
接下來的戰斗就變得很簡單了,戎羌不像倭寇,不珍惜的只是敵人的生命而非自己的,覺得打不過就趕緊舉手投降,表示完全沒有那種死了還要拉個墊背的心態
于是只花了一個多時辰的功夫,平原縣城內的戎羌就被肅清干凈了。
死尸被扔在縣城東南角的一塊空地上,簡單清點一下就有一千三四百具,堆起的高度幾乎與城墻平齊,抓住的俘虜也差不多是這個數,被串成一串綁了起來,等候城外大元帥戴鸞翔的發落。
這一場仗,從清晨打到了傍晚,整場戰役的進程可以說是異常順利,一切都在蕭文明的計劃之內,并且因為是主場作戰,而且早有準備,糧食和飲水的補給也十分充分,甚至在蕭文明身后的城隍廟里專門開辟了一間屋子作為戰地醫院,請了平原縣城里幾個膽大心細的姑娘和老媽子,照顧受傷的兄弟。
然而這一回畢竟是面對將近十倍于自己的敵軍的攻擊,不但五百蕭家軍的兄弟人人殺得精疲力盡,并且清點下來總共有十三位兄弟陣亡,還有二十來個受了輕傷。
這一回在中原大戰,蕭文明五百蕭家軍的兄弟,至此已經累計陣亡了二十七人了
蕭文明親自動手和三個頭目一道,將這十三位兄弟的遺體清理干凈,小心地擺放在城隍廟的正殿前,用雪白的麻布蓋住身軀,哀悼了許久還未從悲痛中回轉過來。
知道戰斗已經結束了的平原縣令,這時才探頭探腦地從地窖里鉆了出來,可見蕭文明如此悲痛,卻不敢上前說話,只是帶著幾個衙役守在城隍廟的門口,不敢踏進半步。
這時又是戴松過來報信,這才打破了尷尬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