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第二天天明的時候,他便揚起船帆,準備返回臨海港了。
見蕭文明三艘大海艦威風凜凜,原本被困在捕魚島上的海商們,早把對海盜的畏懼之心打消到了海平面以下,趕緊操動自己的海船,跟在這三艘大船之后,一同向西而去。
因現錢俘虜的那一艘海船受了重創,航行速度太慢,蕭文明干脆就把它拋在捕魚島上,任其沉浮,而那些俘虜的海盜,則用繩索捆成一串,沙丁魚似的被塞進了海艦船底部位的一間小屋子里,準備一同運到臨海屯看管起來。
這些人在嚴刑拷打之下,果然談不上有什么骨氣,招認的話全都是真的,包括這一回高麗海盜的規模,也并沒有說謊。
蕭文明龐大的船隊航行到一半,果然又有幾艘高麗海船跟了上來,只不過他們這一回并沒有上前打劫的勇氣,而只是不緊不慢、不遠不近地跟著,既不敢靠得太近,也不敢離得太遠,仿佛幾只跟屁蟲。
這讓蕭文明看著難受,干脆命令兩艘軍艦調轉船身,向其發射了兩陣火炮。
發射時候,敵船距離蕭文明超過十海里以上,火炮轟這幾艘船就跟打蚊子差不多,根本就談不上什么命中率。
不過這些海盜顯然是被前一天火炮的威力所震懾住了,這幾陣火炮一打,頓時將他們嚇得退避三舍、扭頭就跑。
打不到仗,蕭文明沒勁歸沒勁,倒也懶得去追他們,同樣下令戰艦調轉方向,先太太平平返回臨海港去算了。
這一回從捕魚島去臨海港是逆風行船,海船只能走“之”字路線,一步一挪地行動,航行的效率自然要慢了幾倍,因此一清早從捕魚島出發,等回到臨海港的時候,太陽都已經落山了。
然而夜幕下的臨海港,卻依舊十分熱鬧,除了海港的貿易仍舊在進行之外,更是因為蕭文明的姐姐蕭文秀和他的妻子董婉青,率領了臨海屯的老少爺們都跑到海港來迎接蕭文明的歸來。
經過這幾年的經營和活動,蕭文明在這個大齊朝以及大齊朝以外的戎羌、倭國也認識了不少人,但是除去那個在倭國的私生子之外,唯獨蕭文秀和董婉青是他至親的親人。
一想到自己在洛陽內外,在關中平原經歷了那么多的事,終于回到了親人的身邊,蕭文明感慨萬千,握緊了蕭文秀的手,卻想不出什么語言,能夠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
其實蕭文秀、董婉青這些日子同蕭文明的聯系一直沒有斷,就是再忙,只要逮著一點空,蕭文明就會寫上只言片語,找到認識的往來南北的客商,帶回臨海屯這邊。
因害怕姐姐和妻子過于擔心,蕭文明寫這些字條的時候總是避重就輕,甚至是報喜不報憂,然而這一去所經歷的事實在是太多太大了,蕭文明寫得再輕松,這兩位留守女子也知道這一回蕭文明面對的敵人是何等的強大。
她們可不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沒見過世面的大小姐,而是在蕭文明不在的時候丹擔負整個經營臨海屯重任的女強人,要是這一點都看不出來,怎么能當蕭文明的至親和堅強的后盾
因此看到蕭文明安然回家,蕭文秀和董婉青也是異常感動。
尤其是蕭文秀這個女人心腸更軟一些,兩行眼淚當時不爭氣地流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