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曾經是白炎教圣女的董婉青,經歷的事情更多,個性更加沉穩,心腸也更硬一些,在一旁安慰道“相公回來了,這是喜事,姐姐為何要哭呢”
聽了這話,蕭文秀這才擦干了的眼淚“對,對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先一步回來的弟兄我都已經安置好了,陣亡弟兄的骨灰,先擺在臨海屯祠堂的偏房里,等得了空咱們趕緊讓他們入土為安。還有戴元帥的靈骨,不知道如何安置,就也先供奉在祠堂里頭,他是享譽天下的名將,當得起咱家的香火。過幾天你和溫先生選一處風水寶地,讓戴元帥青山為伴,也算是個歸宿了。”
蕭文秀這幾句話說的動了真情,讓一旁的戴松鼻子一酸,倒頭就給蕭文秀跪下了,“當當”磕了兩個響頭“父親能有這樣的歸宿,即便不能歸葬故里,他老人家九泉之下有知也該感到欣慰了”
“這位便是小戴將軍嗎”蕭文秀將戴松扶了起來。
蕭文明在一旁介紹道“姐姐真是好眼力他便是戴元帥的公子,現在奉著戴元帥的遺囑,暫時到臨海屯來暫住,姐姐可以把他看作自家人。”
這時戴松也應承道“家父生前同蕭爵爺兄弟相稱,既是蕭爵爺的親姐姐,那我就稱呼一聲姑姑吧。侄兒同蕭爵爺還有臨海屯的兄弟們并肩作戰一起流過血,也都已是兄弟了,姑姑便是我的親人”
“好你這個侄兒我認下了”蕭文秀說道,“這里風大,咱們還是先回屯子里去吧”
“對、對、對。”蕭文明也附和道,“回屯子里去,我還有事兒要同姐姐說呢”
現在已經是臘月十八,馬上就要過年了,然而臨海屯和臨海港的生意依舊做得火熱,往來的客商都想趁著最后的這點時間再做一兩筆生意、再賺一些錢,反而形成了一個交易的高峰。
而因為臨海屯已經被發展成了一座大集鎮,過來采購年貨的附近居民也不少,甚至還有來自外地的富裕人家。
他們專門過來一趟,采購瓷器、綢緞、茶葉、宣紙等當時的奢侈品,隊伍可謂是接頭連尾、摩肩接踵。
因此雖然還沒進臨海屯,可從港口到屯子這一路,往來的客商可謂是絡繹不絕、無比繁華,甚至比蕭文明離開之時,還要更加熱鬧幾分。
可見,除卻蕭文明之外,蕭文秀和董婉青也是十分出色的經商人才,有她們在臨海屯和臨海港替自己看著,那就可以保證有無數的財富源源不斷地流入自己的口袋,蕭文明自己也就有了出兵放馬、南征北戰的底氣。
除了這兩個人經營有方之外,臨海屯如此繁華,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這一年以來,北方戰亂頻發,戎羌入侵的關中平原,又是中原最繁華富庶的所在,不少富商和地主在躲進京城洛陽避難之外,還選擇了到江南來避兵禍,也直接地帶動起了江南的經濟。
其實中國歷史上每一次江南的經濟大開發,都有與中原的戰亂有著直接的聯系,看來這次也沒有例外。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