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東西蕭文明其實并不吝嗇。
鎧甲也好、盾牌也罷,其實沒有什么科技含量,只要投入足夠多的金銀和材料,投入足夠多的人手,投入足夠多的時間,隨時都能制造出來,留下也就留下了。
見蕭文明點頭答應下來,蘇志玄又問道“也不知臨海屯里還剩下多少白銀多少黃金”
這筆賬蕭文明早就算清楚了其實也不是蕭文明算的,而是董婉青算的“黃金、白銀都有一些,合在一起大約值個六萬兩銀子不止,足夠蘇大人交給朝廷,作為今年的關稅了。”
蘇志玄聽了一愣“怎么就這么點”
“就這么點蘇大人好大的口氣江南也是天下數一數二的膏腴之地了,蘇州府和臨海縣的兩位父母官也在這里,蘇大人可以向他們打聽打聽,現在有多少人可以直接掏出六萬輛白銀的現錢你還嫌少正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蘇志玄既通軍事、又懂財政,這也是朝廷選他來接收臨海屯的最重要的原因,也正因為他算是半個行家,知道蕭文明的話確有道理。
如今的年景,有多少人能積累儲存下幾萬兩的銀子
別人說是民間的地主富商了,就是國庫也是空空的,每年收上來的錢糧不過是在還去年的舊債而已,真要算起來,其實還虧空著不少銀子。
蕭文明的話不但在理論上是說得通的,并且在實際操作上,蘇志玄初來乍到,也根本沒有辦法去證偽蕭文明的話,便只能先服個軟,應承下來
等蕭文明一走,蘇志玄還是要在臨海屯里仔仔細細地搜查一遍。
若是真的沒有余錢,則要上奏朝廷,請戶部撥出一筆錢出來,又或者將今年原本應該上交的關稅銀子截流一部分留作己用。
這樣才能讓已經幾乎被抽空的臨海屯,重新投入運行。
沒想到啊,沒想到都說臨海屯是天下首屈一指的地方,卻不料蘇志玄剛剛接手,還沒得到半點好處,反而背了一屁股的債
然而蕭文明的催命符又來了。
“蘇大人,我還有一事叮囑,那就是我屯子里的廠房。那些房子雖然是我的,可在里頭開著的各式工坊卻是江南各家富商的,我不過收些地租而已。現在臨海屯是你的了,這些租金你可以照收不誤,不過廠房你就不能輕易拆了。要是惹惱了這些富戶,就連我也不知如何收拾。不信,你可以問問湯知府。”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