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文明終于不再客氣,把放在自己面前已經半涼的茶一飲而盡,說了句“送客”,便將這兩位大人“請”出了自己下榻的院子。
完事之后,蕭文明還義憤填膺“恨就恨這種不識抬舉的人我都已經讓步了,可偏偏還要得寸進尺、不依不饒現在的這個朝廷也太不要臉了”
蕭文明可以不給朝廷面子,可唐興和成英卻不能不遵守上頭的命令。
雖然知道自己帶來的三萬禁軍是絕對不可能攻下金陵城的,卻也只能硬著頭皮帶著這三萬人跑到金陵城下,同康親王的叛軍也算交手過幾回,居然你來我往的還頗有勝境。
官軍這樣扛打,顯然也出乎了康親王的意料,讓他也不敢貿然出城進攻
就這樣,雙方以金陵城墻為界,展開了持續的對峙,誰都動彈不得,這反而給了蕭文明最好的機會。
讓蕭文明成為江南一帶介紹唯一的機動力量,而朝廷派下來的唐興、成英這兩位大人,非但沒有利用蕭文明,反而被蕭文明利用了被他利用來監視住康親王,而自己則可以在江南的廣闊天地大展宏圖。
于是蕭文明立刻從姑蘇出發,繞開金陵城,一路向湖廣挺近,以平叛的名義,在收復被康親王攻克的州縣,又乘機那里培植自己的勢力。
并且他染指的,還不單單僅限于被康親王攻占過的地區而已,就連康親王沒有碰觸過的,蕭文明同樣會插手,而插手的手段,就是讓當地的官員向蕭文明效忠,立下字據表示聽命于蕭文明,而非康親王。
這些地方官雖然不比朝廷中樞里的那些老狐貍難對付,但一個個的也可精著呢
他們對著康親王,不過是懾于他的兵力而陽奉陰違而已,面對蕭文明也同樣是這樣的套路。
但是蕭文明自然有對付他們的法門。
這幫人同康親王勾結黑料有的是,只要蕭文明隨便報兩條出來,就能讓他們身敗名裂就算同康親王瓜葛不深,那么也可以從六麻子留下來的百官行記并且還是原件里尋找罪證,照樣叫他們服服帖帖
這些人不過是外圍勢力而已,蕭文明并不希望得到他們的絕對忠誠,等他地位穩固之后,遲早是要把這幫人全都更換一遍的。
而為今之計只要求他們在自己朝廷和康親王三方的博弈當中保持中立,又或者略微偏向蕭文明一點也就足夠了。
而這樣的目的就只有一個,就是保證從江南到湖廣一路的運輸暢通,因為蕭文明的最終目標就是進入四川
攻占四川在搗毀康親王老巢的同時,占領四川這個天府之國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