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蕭文明的大軍開拔之時,一票人馬出現在了他的身后,不過來的算是“友軍”,至少絕對不是敵軍乃是奉了朝廷的命令,來江南駐扎的禁軍總管、驃騎將軍成英。
他這回奉旨來江南,還帶來了三萬御林軍。
不過朝廷行動向來遲緩,在蕭文明離開江南出發去成都的時候,這三萬人馬還沒有全數到達,就算來齊了,主力應該也在金陵城下,嘗試攻打這座江南第一大城市,真正能夠趕來四川的只可能是一小部分人馬。
果然,趕來四川的只是成英親自率領的一支小股隊伍而已。
來了也好。
這些日子,蕭文明同江南的通道這兩天才重新接上,那邊的情報他掌握的并不充分,成英來了,也正好向他打聽一下那邊的情況。
于是蕭文明便讓大軍先在前頭行動,自己則略微停留了一下,向成英打探情況。
朝廷派下來的兩個人當中,新任命的兵部尚書唐興要稍微狡猾一些,而成英則要更加真誠一些,帶給蕭文明的消息也十分確實。
說是他們圍困金陵城,只發動了兩次攻擊,因無法奏效便停止了下來,選擇繼續圍城不攻。
而在這時,卻聽說康親王已經離開金陵的消息,他們不敢相信,也不敢否認,終于鼓足勇氣又一次發動了攻擊。沒想到這一次帶著試探意味的攻擊居然奏效,雖然仍舊被從城墻上趕了下來,但好歹也攻上了城墻。
成英迅速意識到金陵城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便發動全軍,要一鼓作氣攻下城池。
這一次的攻城行動鉚足了全力,終于奏效三萬攻城的大軍,在付出了一萬多人的損失之后,終于勉強攻下了這座已經沒有康親王督戰的金陵城。
“那還真是可喜可賀成將軍收復江南重鎮,乃是大功一件,朝廷必然加官進爵,我這邊先恭喜將軍了”
成英同那些庸懦無能的將領不同,知道自己攻克金陵,雖然也算是一件功勞,但是卻沒有抓住康親王本人,就連這位王爺手上的主力大軍都沒有消滅多少,因此算不上有多大的功勞。
所以他才會匆匆忙忙地趕來四川,要同蕭文明商議下一步的行動。
“喲成將軍還真是兵貴神速呢不知將軍下一步有何打算”
“這一路聽人說,說是康親王已經去了成都,也不知是真是假。若是真的,那么自然應當兵發成都。”
“有道理”蕭文明不無揶揄地說道,“難不成是陳將軍又要叫我攻打成都了嗎”
成英當然是想讓蕭文明攻克成都、一舉奠定戰果的只要攻克了成都,那么康親王就失去了最后一座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大城市,就算沒能捉住康親王本人,那么這場叛亂也會毫無疑問地隨之進入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