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出于理性的戰略目標,還是出于非理性的報仇意識,康親王都想再同蕭文明狠狠地碰一碰,并且反正已經做好了出征的準備,這一仗就和蕭文明在成都城下一戰吧
反正無論如何,同蕭文明的決戰是肯定避免不了的。
這一次成都城下的戰役,乃是康親王起兵以來最大的一次戰役,甚至要超過洋湖水戰,然而越是這種大規模的戰役,就越是無法出奇兵、出奇謀,只能雙方堂堂正正、你來我往地比拼實力。
康親王這邊志在必取,蕭文明這邊也是準備充分,就想在雙方通行都十分方便的大路邊作戰。
康親王仗著人多勢眾,一開始就使出了全面進攻的策略,絲毫沒有試探,就直接發動三路大軍,每一路都有一萬人,從左中右三面,向蕭文明發起進攻。
而這時蕭文明的總兵力也不過一萬人而已,康親王的進攻只要任何一路成功了,便能奠定勝局。
蕭文明沒有坐以待斃,只是將手下的人馬分成了兩隊,其中一隊包括曹瑞的南湖屯、任當思的江南屯田兵、成英帶來的少數朝廷禁軍,以及川南十三家土司的狼土兵,加在一起也有千人以上,由戴松率領,向康親王左路攻勢發動反沖擊。
作戰的目的很單純,就是想要憑借著數量優勢不大,但戰斗力要明顯強大的優勢先擊破這一路,然后再慢慢對付另外兩路。
而另一對兵馬,就只有蕭文明的臨海屯一千子弟兵而已,他們所要做的,就是要堅守住原先的防線,給戴松放開一搏并且取而勝之的條件、空間和時間。
為了實現這樣的目的,當然是要,也只能,盡可能地發揮火器的作用,于是蕭文明在康親王的人馬還沒到來之時,便早早命令手下的弟兄立刻在自己面前挖掘戰壕,姑且作為防御作戰的掩體。
蕭家軍這些子弟兵們,不但作戰技能精湛,就連土工作業也是一把好手。
康親王的兩路大軍殺上前來的時候,出現在他們同蕭家軍之間的,已然多了一道壕溝,而蕭家軍的將士們正站在壕溝之內,倚靠著從壕溝里挖出的泥土,從這個倉促興建卻不簡陋的防御工事的縫隙內瞄準設計。
這已經是康親王的人,第四次領教火槍的厲害了,他們應該有了心理準備,并且也擬定了用人命填平距離和火力差距的策略。
只是他們對困難的估計還不足,沒想到蕭文明又給他們玩出了新花樣,玩起了野戰工事。
于是擺在康親王面前的敵軍,就好像一只會噴火的鐵王八,讓康親王的隊伍哪怕是化身成了一頭惡狼也無從下口。
就這樣,康親王的兩路攻勢,被死死地打停在了原地,由蕭文明剛剛營建起來的野戰工事之間相隔,就這么幾十步的距離,偏偏一時之間無法向前推進半步。
而在這時,康親王另一路攻勢則已經被由戴松率領的大隊人馬擊敗了
戴松是何等的少年英雄,一馬當先、身先士卒,不遮不掩,也不耍任何的陰謀詭計康親王的隊伍怎樣來的,他就怎樣地反擊針鋒相對、以硬碰硬地進行反沖鋒,愣是把從成都出來的軍隊給打了回去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