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慢慢地,幾乎是一步一挪的前進。
然而這時消息又傳來了,說康親王收買了大散關守關的將領,來了個里應外合之計,兵不血刃地攻克了潼關。
這樣,康親王和戎羌的聯合大軍,現在已經進入關中平原了,兵鋒直指京城洛陽
聽著這樣的戰報,蕭文明驚得眼睛都直了攻破了潼關,那么在康親王和洛陽城之間的就只剩下一馬平川了
這還不單只是地形上的平坦而已。
同時也因為朝廷拱衛京城洛陽的禁軍幾乎已經被全部抽走了。
這些人要么在東面同黑旗軍交戰,要么南下正在江南地區同康親王作戰,朝廷現在所能夠調動的,應該就只剩下鎮守青嶺防線的一部分而已了,而這些人分散在青嶺的各個隘口,消息傳遞不易,集結兵力更加困難,恐怕直到康親王和戎羌的聯軍直抵洛陽城下時,青嶺守軍還沒來得及過來呢
形勢已經這樣嚴峻了,可一個又一個壞消息還在絡繹不絕地傳過來。
繼大散關失守之后,洛陽東邊的潼關,也被傳已經陷落了,而攻破此處雄關的,據說是黑旗軍的李全。
或許就在幾天之前,這樣的消息傳到蕭文明的耳中,蕭文明不過是亂風過耳而已,又或者把他當做一個笑話付之一笑罷了就憑李全手下這些仨瓜倆棗的兵力,攻取一座縣城都要費九牛二虎之力,就連一座州府都打不下來,想要攻打潼關,這不是烏龜吃老虎嗎
更何況是直接將這座關隘打下來了。
然而如今這個世道,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搞不好李全真有什么辦法把潼關拿下來
可這樣一來,洛陽城可就徹底完蛋了兩面夾擊,并且無兵可用,恐怕這座大齊國的都城被攻打下來,也只不過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已了。
而洛陽城的主人,一定會變成康親王。
難道一路被蕭文明窮追猛打的康親王,輕輕巧巧使了一招調虎離山之計,就在蕭文明面前達成了極限換家的壯舉了嗎
難道這天下改朝換代就由此事而起
蕭文明越想越覺得心驚肉跳。
反正事到如今,再繼續疏通離開四川的通道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那就干脆效仿康親王,來一個反其道而行之,既然我出不了四川,那你也別想再從陜西打回四川。
于是蕭文明也懶得同成英、任當思等人解釋,果斷下達了兩條命令。
第一條,將已經疏通到一半的漢中的道路重新堵塞起來,不光要恢復之前堵塞的情況,并且還要變本加厲,再多傾倒一些巨石、古木在道路的正中,就連那些僅能容一人通過的羊腸小道也要堵起來。玩的就是一個“一不做、二不休”。
第二條命令,將山間的棧道全部燒毀,徹底打消康親王從棧道輸送輕步兵入川的企圖,反正這條道一開始是你不讓我走的,那么咱們大家都別走,就這么耗著吧。
辦完了這兩件事情,蕭文明就要趕緊返回江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