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臨走之前他還有一件事情要辦,就是要把四川這里的官場徹底清掃一遍。按照行話講叫做清除康親王的流毒。
無非就是把康親王所換上去的那些文武官員,全部抓起來更換一遍,而換上去的新官員,要么是成英所帶來的御林軍中的幾個幕僚,要么是任當思手下江南兵里幾位識文斷字的兄弟,要么就是蕭文明剛入川時籠絡的幾個親信。
四川這里的軍政要務,蕭文明則交給了自己手下的兩個絕對心腹。
軍事上,把自己培養了許多年的頭目胡宇留了下來;政務上,則委任了原本就有意同自己親近的商人韋連常。
而最終起決定作用的,還是軍事大權獨攬的胡宇,讓他搖身一變,成為事實上的四川總督。
時過境遷,當年蕭文明想讓手下的頭目擔任一個新籌建的屯田所的百戶尚且不可得,可現在蕭文明卻直接授予了他監管整個四川道的大權
而另外兩個頭目,一個張俊、一個劉辰,現在跟著蕭文明名義上的大老婆高麗的監國長公主李令月去了海外,幫著訓練高麗國的軍隊,實際上也是一個高麗總督的地位,算得上是半個土皇帝。
也都出息了。
至于川南十三家的狼土兵,蕭文明在這些日子的作戰當中也領略過了他們的戰斗力,因此離開四川的時候,便將他們帶在身邊,既可以防止他們在自己不在四川的時候,被反過來收買,同時也可以作為一只極有戰斗力的補充來使用。
如今天下大變,蕭文明要趕緊趕回江南道的大本營。
歸心似箭,走陸路都嫌太慢,干脆在四川本地征用船只,順長江南下,一路暢通無阻,要比走陸路更加暢快,也更加輕松。
李白有詩曰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寫這兩首詩的時候,正是他重新受到重用,趕去做官的時候。
而蕭文明的心情卻大不一樣,只覺得船走得實在太快了,自己的腳一踏上長江的南岸,就要被牽扯進無盡的糾紛和矛盾當中,也不知何時是個結果,也不知會是個怎樣的結果
康親王的注意力顯然完全集中在了洛陽,根本無暇來干涉蕭文明的行動,蕭文明的水路走得異常順利。
不過他也并沒有一路直抵江南,而是在湖廣道便將禁軍總管、驃騎將軍成英放了下來,一同留下的,還有他所部的禁軍三千來人。
蕭文明將他們留在這里的目的,是為了留他們鎮守住襄陽、漢口等幾處江防重點。
康親王在洛陽站穩腳跟之后,南下攻打江南是勢在必行之舉,提前留下兵力做些準備,也是很有必要的。
并且蕭文明還特意吩咐,光這三千禁軍是抵擋不住康親王的一則他們兵力不夠多,二則他們原本就是洛陽及關中的子弟,妻兒老小都在康親王的手里,真正要到死拼作戰的時候,他們根本就靠不住。
因此想要守住長江,只有讓成因以禁軍和兵部的名義,在湖廣一帶重新招募士兵,并且按照蕭家軍的標準進行訓練,才是唯一可行的辦法。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