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也明白,蕭文明也清楚,現在的蕭文明就是地頭蛇,就是奇貨可居,皇帝找蕭文明問策就屬于是賣方市場,全看蕭文明的心意。
這種市場環境,蕭文明當然要囤積居奇,自抬一下身價,不可能讓皇帝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于是蕭文明不憂不急地說道“好了,這事我知道了,不過我得先回臨海屯去一次,皇上要是問起,你就說我會盡快趕過去。”
這其實也是一種試探。
湯光耀雖然看不透這一點帝王心術,只是覺得蕭文明有些狂妄,不過他狂妄又有狂妄的理由,并且自己替皇上帶話的任務也已經盡到了,湯光耀也就不愿同蕭文明發生沖突。
于是湯光耀順水推舟道“那就請爵爺快去快回吧還有,就是溫先生也已回了臨海縣,大概就在等著爵爺吧”
蕭文明聽了這話真是喜出望外。
其實洛陽陷落之后,蕭文明最擔心的人就是溫伯明了,也不知他的安危。
現在聽湯光耀的話,看樣子溫伯明不但逃了出來,并且還一路逃到了最安全的地方,這位滿天下都排得上號的聰明人,果然有自保之道啊
蕭文明原本想再吊一吊皇帝的胃口,想要慢慢返回臨海屯的,可是溫伯明也在那邊,蕭文明就非得快馬加鞭不可,趕緊利用他的智慧,決定下一步的策略。
于是蕭文明自己先率領蕭家軍,騎快馬回家,其余的部隊要么慢慢尾隨,要么就地駐扎,就不用走那么急了。
之前皇帝下達命令,讓蘇志玄接管臨海屯,后來經過蕭文明的一頓操作,臨海屯實際上又回到了蕭文明手里。
而現在皇帝本人都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他下達的圣旨在蕭文明的面前就更加不是一回事兒了,因此蕭文明早就又成了臨海屯的主人。
只不過經歷了上述的那一場風波,臨海屯原本的生產運輸的功能,就被轉移到了洋湖的東山島上,臨海屯也隨之蕭條了一些。
原本這里的日常事務,主要是交給姐姐蕭文秀和妻子董婉青共同掌管的其中,董婉青主管生產貿易,并且本鄉本土的觀念也要弱一些,就一直長留在東山島上;而蕭文秀則舍不得家鄉,舍不得故土,第一時間就返回了臨海屯。
聽到蕭文明回來了,蕭文秀就趕緊率領屯子里的老少爺們出來迎接。
蕭文明入川之后連場大戰,連克川南土司、康親王以及戎羌的軍隊,雖然戰果輝煌,但是損失也不小,一千蕭家軍的兄弟,折損了三十七人。
這些人都是為了蕭文明、為了臨海屯、為了子孫后代,才在沙場上捐軀的,生前蕭文明不曾虧待過他們,就是死后也要讓他們流芳百世照例將他們安葬在臨海屯的祖墳里,讓他們世代享受香火供奉。
每逢這樣的收殮下葬儀式,蕭文明總是辦得風風光光,驚動四方的鄉鄰過來觀禮。
父母溫少卿以及妻子蘇舜欽,一起居住在臨海縣城里的溫伯明自然也知道了這邊的動靜,也知道蕭文明回來了,便趕緊過來與他這位朋友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