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蕭文明都已經說了,這不過是多此一舉而已。
但是楊妙真依舊不信,到最后換來的只是李全的一頓羞辱,說什么楊妙真也當了朝廷的鷹犬惹得這位黑旗軍的女頭領,好一陣的郁悶。
看樣子想要攻下潼關,就只有像戴松所說的那樣,看來只有調來火炮,狠狠地轟他半個月,才能把他打下來。
跟著蕭文明這么些的日子,戴松對于熱兵器的作戰方法,顯
然已經入了門了,但是理解肯定沒有蕭文明這樣的深。
他還沒有意識到,火炮的威力雖強,但是本身沒有任何防御能力,想要長時間從容開火,必須徹底肅清周邊戰場。
肅清戰場需要時間,但蕭文明寶貴的時間,他還要用在其他的地方。
蕭文明的視野,已經遠遠越過潼關,望向了一望無際的戎羌草原
要去戎羌草原辦事,同樣也得讓李全老老實實在潼關待著。李全可不是個老實人,讓他乖乖聽話,肯定是不現實的,非得耍一些詭計不可。
而這一回他用的是反方向的欲擒故縱之計,故意在敵人面前示強,而并非示弱。
只見蕭文明擺開大隊人馬,耀武揚威一般在潼關前武裝巡游,并且每日巡游之前,還特意打亂隊伍的先后順序,更換互相之間的衣服顏色,造成一種蕭文明的兵力要比實際兵力多出幾倍的假象。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嚇止李全,讓他不敢輕易出來。
而李全也恰如蕭文明所計劃的那樣,并沒有貿然出動。
老實說,他的選擇還是十分明智的雖然蕭文明兵力并沒有看上去的那么多,但是李全只要敢出來,蕭文明就有絕對的信心把他擊敗,甚至可以順勢攻向潼關。
尚未發兵,蕭文明就已立于不敗之地
而李全就只能先求不可勝,然后再求可勝了,這也是他的無奈之舉。
既然李全不肯冒頭,那么蕭文明就可以盡情的施展自己的計劃了。
他將全部隊伍分成兩部分。
一部分由戴松統領統率的是龍蘭的川南十三家狼土兵,以及張俊的高麗兵他們的任務是鎮守在潼關之前,監視關內的李全,讓他不敢冒頭。
而另一部分,則是由蕭文明親自統領,所率的包括蕭家軍的全部以及楊妙真的娘子軍。
蕭文明之所以將這兩部分單獨拎出來,是因為這兩支隊伍都是純粹的騎兵,行動速度夠快,才能去執行并完成蕭文明接下來的任務。
而這項任務的目的,就是要深入戎羌草原,去會一會戎羌可汗達多,讓他放棄同康親王的合作,甚至直接轉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