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通布大會如期召開。
為了向先祖展示戎羌的人丁興旺、武力昌盛,大會上要開展好幾項競技項目,很有一點現代奧運會的意思了。
而大會舉辦的項目,也同戎羌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射箭、騎術、摔角以及綜合性的奪羊等幾個項目。
正是因為這些項目,草原上的人幾乎人人都會,不過水平高低不同而已,按照后世的叫做“接地氣”,所以烏蘭通布大會才會成為草原上真正的盛會。
因為項目不多,大會只進行兩天,蕭文明不懂規矩,等太陽升起的時候才想著去看,這時會場已經被擠得水泄不通了。
站在外圈看,不過是看別人的后腦勺而已,沒有半點意思,還是要擠到內圈去才好。
而觀看位置的內外,也體現了一個部落勢力的強弱,實力弱的只能在外邊,而實力強的才能進到內圈。
蕭文明的實力如果能夠平移到戎羌草原上的話,那也是一個足以競爭草原大汗之位的大部落。
就憑蕭文明手下二十個蕭家軍的兄弟和十個娘子軍的姐妹,擠進內圈根本不成問題,就這么大大咧咧地在眾人的眼皮子底下,占據了一個好位子坐了下來。
一個漢人居然占住這樣的位置,當然會引起戎羌人的矚目,然而他們卻無可奈何,畢竟神明在上,誰也不能在烏蘭通布大會上動刀動槍就是草原的可汗也不行。
而蕭文明就是享受這一種,你看我不爽,但是拿我沒有辦法的樣子。
等蕭文明坐定的時候,烏蘭通布大會的第一個項目已經接近完成了。
就是射箭,只見拿到第一名的是一位身高體健的漢子,并且還是一位部落的頭領,能夠奪取桂冠,顯然并不是因為他的身份,而是有真本事只見五十步開外的靶子上,整整齊齊地穿著十支箭矢。
看來這位頭領還真有百步穿楊的本事,奪得桂冠的他,當然是志得意滿、春風得意,舉著長弓繞場一周,時時爆發出雷鳴一般的歡呼,雖然沒有金牌,但是草原第一神射手的名號,就會永遠陪伴著他了。
而其他失敗的人也同樣光榮,因為能夠走上賽場的,必然也是箭術上的佼佼者。
能夠達到這樣的射箭技術,除了日常的勤學苦練之外,還需要相當的天賦。
草原上的戎羌漢子人人都會射箭,但是能夠達到頂級的也就這么幾個,所以說蕭文明才要費盡心機地發明和制造火器,否則蕭家軍的弟兄們再怎么苦練,練到最后也不過中等偏上而已,根本就不具備和草原上這些神射手互相對射的能力。
項目銜接得很緊密,弓箭比賽結束之后,便是騎術大賽其實就是繞著會場轉圈比誰快。
但又并不是誰最快就能拔得頭籌,因為在競速之時,騎士們還要互相推搡拉拽,卻不能使用兵器,因此說到底還是騎術的比拼。
草原游牧民族,不愧是馬背上的民族,就他們馬上的技術,確實是中原農耕民族所無法比擬的。
就連林丹楓也贊嘆道“賢弟,要是你讓我參加這個比賽,我可不是他們的對手。雖然不至于落馬,但也要出洋相吃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