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歲那年因為戰亂失去了家人的師子駒流離失所,被一家好心的大戶人家收養。
家中主人待他極好,甚至還花了錢財讓他去私塾讀書習字。
后來主人有了孩子,也從不讓孩子把他當做嚇人,都以大兄稱呼,但師子駒卻知本分,不敢僭越。他喜歡這個孩子,便時常跟在身邊照料。
主人家見他細心,也就放心的將孩子交給他。
一晃十幾年過去,師子駒已經二十有余,那主人家的孩子也長到了十六歲。
孩子從小就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他十四歲所著的文章便被城里的讀書人奉為經典,爭相傳閱拜讀,所彈之琴曲也如天籟之音,為人追捧。這名聲越來越響,甚至還得到了當時在位的武陽皇帝的召見,在宮中為其撫琴。
那時的柳參也才剛剛十八歲,若是他愿意留在宮中,那后半生等著他的是數不清的榮華富貴。
但常年照料柳參的師子駒卻看得出來,小主人并不快樂。
后來柳參的爹娘得了惡疾在一年之內相繼去世,回到家中祭拜了父母,守完了孝期的柳參并未在回到宮中,而是變賣了家產,帶著師子駒開始四處游歷。
他們去過很多地方,見過東華山上萬口帝劍如飛雪破龍,看過絕世舞姬妙晨晨的婀娜身段,嘗過南地盡頭那歸墟之海的苦澀海水。也曾在兇陰山外,見識過陰靈肆虐,有志之士奮勇作戰的場景,著下了那首被世人口口相傳的名篇《兇陰昭》
他們甚至去到過白龍山,登上過白龍臺,與那位老神仙談經論道。
但饒是如此,師子駒覺得自己這位已經走遍了萬里河山,受世人敬仰推崇已到極致的先生似乎還是不快樂。
他像是一直在追逐些什么,可卻又遲遲沒有進展。
他也曾問過對方,但柳參卻只是說,他在求道。
師子駒不太懂什么是道,他關系柳參,他想要理解他,所以那時已經快四十歲的師子駒決定學習琴藝。
這并不是一個很好的年紀,但好在有柳參這位師父在,師子駒天賦也出奇的不錯,他學得很快,漸漸有了些火候。
那時,柳參遇見了一女子。
她叫彥霓裳。
人如其名,那是一個如天上霓裳一般美麗的姑娘。
那段時間,先生與彥霓裳時常都在一起,一起吃飯,一起彈琴,一起討論文章,一起研習棋譜。
師子駒看得出來,先生喜歡彥霓裳,而彥霓裳同樣喜歡先生。
師子駒很滿意那樣的生活,倒不是自己過得如何逍遙,而是他感覺得到柳參很快樂。每一次跟彥霓裳走在一起,先生的嘴角都會微微的不自覺的上揚。那是只有最真實的快樂才能帶來的喜悅,那是毫不作假的笑容。
他本以為這樣的日子會一直持續,彥霓裳也以為這樣的日子會一直持續。
那一天彥霓裳忽然開口,她讓柳參跟他回白子山,向她師尊提親。
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彥霓裳這樣覺得,師子駒也這樣覺得。
但那天,坐在案臺前的柳參卻在飲下一杯茶水后,輕輕的搖了搖頭。
他拒絕了彥霓裳的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