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是著實難以認可自己父親對平民揮刀的舉措,二來也是因為李丹青既然接了朝廷旨意,僵持下去,最后吃虧的是他們,故而他愿意給李丹青放行,但卻不想李丹青表面上答應,但嘴里卻還是一口咬定,要追究自己父親的責任,這番行徑在莽窟的眼里多少顯得有些不知變通,亦不近人情。
“李丹青,你莫要得寸進尺,我父親也是逼于無奈,方才下令放箭的,不過死傷了些平民……”莽窟皺眉言道。
“不過死傷了些平民!?”李丹青的聲線在那時陡然增大。
這忽然暴怒的氣勢,讓莽窟一愣,也莽窟身后的神虎軍甲士們紛紛一愣。
“小將軍的話說得可真輕巧,你知道這些平民能逃到武陽城,他們經歷了多少磨難嗎?你又知道,為了讓他們能活到武陽城,有多少人死在遼人的鐵騎下嗎?”
“他們的背負著妻兒的仇,背負著父母的死,還有白狼軍與諸多不知名的各地守軍,他們為了能讓這一小撮人逃離苦海,是用命去填的!但他們大抵怎么也想不到,離開了那個地獄,來到了武陽城,來到天子腳下,等著他們的,會是另一個地獄!”
“我們武陽的士卒,不提著刀,去為同胞復仇,卻在這里自相殘殺!你覺得這是小事嗎?這是區區幾條人命的事情嗎!?”
“我答應你,現在給莽將軍些許面子,但這帳,本世子一定會和他算的!”
李丹青這樣說罷,一只手伸出,將身前的莽窟推開。
而以往素來與李丹青針鋒相對的莽窟在這時身子一顫,就這樣退到了一旁,他并非無法反抗,只是李丹青的話莫名戳中了他。
或許是僅剩的良知被喚醒,又或許只是覺得難堪與無言以對。
莽窟雖然不甘心被這個自己素來瞧不上的家伙喝退,但在那時終究沒有勇氣再多言半句。
而李丹青走上城頭,同時青竹與夏弦音等人也帶著大批甲士走上了前來。
李丹青趁著眉頭看向身下的城門外,那里大批的難民已經集結完畢,
在李丹青與莽窟爭執的過程中,這群難民已經圍攏了過來,來到了城門外。
密密麻麻的難民宛如人潮一般,近乎侵占滿了城外目光所及的每一個地界。
“現在怎么辦?看這群人的模樣,似乎不打算善了了。”身旁的公孫止沉聲問道。
他的眉頭緊鎖,顯然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李丹青卻是不語,似乎也被這場面所震懾住了。
“哼!你世子大話講得漂亮,今日莽桓便要看看,世子殿下到底有怎樣的手段,能對付這群難民。”莽桓與莽窟雖然默許了李丹青接手此事,但二人并未離去,依然站在城墻上,此刻見李丹青犯難,莽桓自然免不了在這時出言譏諷道。
“朝廷不給米糧,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這難民叛亂是遲早的事情,李世子的滿口大義可填不飽這些難民空空如也的肚子!”
這般冷嘲熱諷,頓時讓李丹青身旁的青竹眉頭一沉,看向莽桓的目光不善。
不過李丹青卻在這時伸出了手,攔下了幾乎忍不住就要與莽桓辯駁幾句的青竹,旋即笑道:“開城門。”
這簡簡單單的三個字眼出口,眾人頓時臉色驟變。
“李丹青你瘋了!這群難民入了城,他們定然會讓武陽城中四處匪盜不止,武陽城必然大亂!”一旁的莽窟聞言在那時大聲言道。
李丹青卻神情平靜的說道:“放心,現在確實還不是放他們入城的時候。”
“我只想要和他們先好好談一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