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手上大概有十七八萬人的樣
(本章未完,請翻頁)
子,而這批氣勢洶洶的主戰的甲士不過兩萬人亦或者三萬人。”
“你知道這大概率是敵人的陷阱,若是不管這些甲士,讓他們前去,這兩三萬人大抵都得死在那里,你能保留主力,但主力多少會受到這事的影響,甚至有可能敵人會如同之前般,拿這兩三萬甲士的名做文章。”
“比如把他們帶到陣前,亦或者把他們的頭顱送回去,以此激起剩余的大軍的憤怒,燃起大軍內更多的主戰之聲,讓事態進一步失控。”
“你會怎么做?”
公孫止聞言一愣,但很快就反應過來,他的神情略顯興奮,看著李丹青便言道:“世子的意思是,如果來的遼軍數量不多的話,咱們將之擊潰之后,可以繼續以此做文章,刺激剩余的遼人,誘使他們出手?”
不得不說,在聽聞這個計劃的剎那,公孫止確實有那么一絲茅塞頓開的感覺。
青狼部驍勇善戰,如果他們能夠將前來的賊軍斬殺,再以此做些文章,就算不能讓青狼部再做出錯誤的抉擇,前來迎敵,也多少可以讓內部生出間隙,甚至分裂。
可聽聞公孫止這番推測的李丹青,卻在這時搖了搖頭,他言道:“這是群龍無首之下,最可能發生的事情。可我問的是,你如果是青狼部的統領你會怎么做?”
公孫止聽聞這話,頓時有些犯迷糊,他眨了眨眼角,看著李丹青,說道:“世子可把我問住了……”
“這有什么區別嗎?”
“當然有。”
李丹青在這時言道:“青狼部如果真的是群龍無首,但這個時候早就有人帶著大軍攻殺下來了。”
“可時間過去了這么久,大軍還是在兇陰山上按兵不動,方厚土前去送信時還特意看了看,用他回稟的話說是,如今遼軍依然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他們口中的神臺的修筑,并沒有什么亂子。可見哪怕是山羽關死后,青狼部依然有人可以鎮壓住眾人,讓他們維持平衡……”
“而有這樣的人在,他就一定會權衡大局,統籌諸方,做出在他看來最有利于青狼部的決定。”
“所以,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會怎么做,就成了事情的關鍵。”
公孫止很認真的聽著李丹青所言的每一句話,但結果卻是,他聽得似懂非懂。
他面露苦笑,也不再花費心思去揣摩李丹青的問題,索性直接了當的問道:“所以,世子覺得那個人,會怎么做?”
李丹青倒是并不在意公孫止的愚鈍,繼續說道:“如果他無法鎮壓那些決定迎戰的遼軍,而我們的大軍,他們此前應該也做出估算,知道我們的人數決計不會超過十萬,而他們手中的青狼部主力卻有十七八萬之多。”
“這近乎兩倍的數量差距,加上青狼部的軍隊本身就是精銳中的精銳,他一定不可能做出舍卒保車,看著幾萬人馬來送死,甚至給自己剩余的部隊埋下可能嘩變的隱患,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于青狼部的掌權者而言,最好的決定,就是被那群激進的遼人所裹挾,將大軍主力一并拖出,與我們決一死戰。”
“畢竟無論從任何角度看,我們雙方倘若真的打起來,他們都沒有半點戰敗的可能性。”
公孫止雖然確實有些語段,但李丹青將話說到了這個份上,他自然也聽出了門路,他在心底暗暗點頭,可新的疑問又涌上腦海,他問道:“世子也說了,青狼部中還有可以掌控青狼部的人在,他既然可以在山羽關死后,讓青狼部的大軍繼續有條不紊的修筑神臺,那世子為什么又篤定,他就不能在這個時候壓下那些試圖反擊的激進遼人,反而會被
(本章未完,請翻頁)
他們裹挾呢?”
李丹青聞言看向不遠處被懸掛在半空中的山羽關的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