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曹王忠也沒想到這書賣的這么好,不由得感嘆“這豫州城里有錢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這價格嘛,定得還是低了”
過了幾日,養豬廠又辦了個為期半個月培訓班
說是可以現場教學豬的飼養與護理,包教包會,學費嘛自然不低,要一兩銀子。
沒想到竟也異常的火爆,主講師自然是養豬廠里的豬倌和管事
如今養豬廠實行的是股份制,每個人在廠里都有股份,這大大的提高了廠里每個人的辦事效率。
就拿這次的培訓班來說,雖說齊王府扣除了一多半的利潤
可剩下的仍然是個大數字,分到眾人手里也是筆可觀的收入
更不要說這些人還需要大量的小豬仔
上次沒買到書的,這次自然不想再錯過,若是讓別人尋了先,那就不是一兩銀子的事了。
也有的勛貴世家來齊王府合作買賣。
這豫州自然不可能容下這么多的養豬廠,少不得好些人回到故里發展養殖業。
養豬廠好辦,可銷路不好找,雖說鮮肉鋪也是個買賣,可更多的人看上的是福滿樓的生意。
于是齊王府又挑選了些在各地屬于大戶的勛貴與其合作。
于是福滿樓在大雍朝遍地開花。
過了一個月,眾人聽說,養豬廠的人給附近莊子上的村民百姓免費講解如何給豬進行騸割,如何進行養護
還聽說免費發放養豬指南圖畫版,眾人被氣得吐血,于是齊王府的口碑又呈直線似的下降。
齊王府的眾人也不理解紀凌煙的這種做法,這無疑是把自己掙錢的門路告訴了別人。
紀凌煙想,自己的這種境界,當真是無人可及啊。
嘆了一口氣道:窮則獨善其身,富則達濟天下。
這話傳到皇上耳朵里,皇上也吃驚了,沒想到齊王府的這紀氏如此的深明大義,不由得在心里對紀凌煙的好感又增加了幾分
而民間齊王府的聲譽也直線上升,有的竟說紀凌煙是菩薩轉世呢。
日子就這樣晃晃悠悠的過著,齊王府一切都是欣欣向榮
李祐的差事也辦得不錯,聽了紀凌煙的建議,已經從最近的瑯琊提取海鹽。這海鹽一來,鹽價已經落到了二十文一斤。
而紀凌煙又讓戶曹王忠在南市開了一間名為‘江湖’的茶樓
里面請了說書先生,每日上午都有新的話本送來,故事精彩又聽得人熱血沸騰,
有的人買了門票進來,點了茶水,竟一坐就是一天。
兩層樓的茶樓,竟日日爆滿,看得豫州城里眾人的眼睛發直
這齊王嬪當真是一個奇女子也啊
寫得這故事如此有趣不說,這掙錢的買賣竟一個比一個好。
這邊紀凌煙也每日發愁啊,她也沒想到為茶樓的生意會這么好
茶樓里的管事每日都來催稿,
自己前世看的武俠小說雖然多,可故事情節大多記不起來或記串了,少不得拼命的想了又想
以至于有時半夜突然想起來了情節就忙讓人點了燈寫上大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