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女蕭卿卿,汴州人士,今日冒死上殿,乃是民女有天大的冤情。”蕭卿卿行過大禮,伏首在地,疾聲說道
“為何冤情要擊登聞鼓?你可知敲響登聞鼓的規矩?”皇上看了一眼蕭卿卿冷聲問道
“民女知道,敲響登聞鼓者當杖責三十。”蕭卿卿回答道,仍然不見任何懼意。
眾人心中不由得想到:此女好膽!
“即已知道,那就拉下去行刑吧”皇上揮揮手不耐煩的說道。
殿外侍衛聞皇上言便進殿,拉起跪在地上的蕭卿卿便向外走去。
“大雍律法中還規定,民越級告官者當杖責三十,流放二千里。民女乃汴州人士,就算告官也當先去汴州府衙。依照律法,民女當杖責六十,流放二千里。
民女懇請皇上行刑之前,先聽一聽民女的冤情,以免民女受不了杖刑之責,使民女冤情無以為伸”蕭卿卿毫無慌亂,有理有據的急聲說道。
“父皇,兒臣覺得這民女有理有據,又有膽色。這六十廷杖打下來,這人怕是活不成了,不如先欠著,待父皇聽完這民女的冤情,是打是殺悉聽父皇發落”這時吳王又開口說道
見皇上不悅的看著他,也不膽怯,就這樣帶著些許笑意看著皇上。
“那朕就聽聽你有何冤情?”最終還是皇上敗下陣來
無他,就因那張像極了皇貴妃的臉。
“民女要告的有二人,其中一人乃是當朝皇后。民女告她:假孕爭寵,殘害皇嗣。
另一人乃是被皇上封為文昭公的已故丞相郭長錄。民女告他:謀害性命,致民女一家十八口無一生還。這是民女的證詞”蕭卿卿朗聲說道,說完砰砰砰的磕了三個響頭。
大殿之上一片嘩然,眾人起初只當這民女要告的無非就是汴州的鄉紳富戶,頂了天的是汴州知府。為引起皇上注意才推說皇室中人,卻不想竟是當今國母。
“放肆,乾陽殿中豈容你一個小小民女胡言亂語”郭昭聞言不由得驚怒一聲。
“郭大人何必如此驚慌。是與不是自有父皇定奪”吳王扭頭看著郭昭笑容滿面的說道
“臣失禮。只是這民女言語之中涉及臣亡父”郭昭忙向皇上請罪,皇上擺擺手讓他起身。
“你可知誣陷皇室的罪名?”皇上冷冷的看著蕭卿卿威脅道
“是不是誣陷,皇上聽過自然知曉”蕭卿卿并不把皇上的威脅放在眼里,她此番前來就沒打算活著回去
“父皇,事關皇家顏面,不如父皇把這民女帶回大業殿細細審問”此時的李祐也終于智商上線,趕緊行了一禮說道
“齊王說得是”皇上聞言也驚醒過來
此時不是糾結這民女罪名的時候,若她所說事實,必會損傷皇室顏面。
“父王,兒臣卻覺得當讓此女在此說清,以彰顯父皇之圣明大度”眼見皇上就要大事化小,吳王趕緊開口說道
對于皇上眼里的警告毫不在意。
“兒臣附議”寧王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說道
反正已經得罪了齊王,不如就抱緊吳王這棵大樹。
吳王與寧王門下的大臣見狀也紛紛附議。
一時間竟弄得皇上騎虎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