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堂內。
楊軒跪坐案幾前,端起茶杯抿了口熱茶,目露思索。
本來想將這伙人帶回縣衙處理,但他立馬又打住了這個念頭。
押解數百人進城,傻子都知道密縣出了大事,更何況百姓又不是傻子。
所以,押解這些人進城,定有流言蜚語傳開。
而且,任務雖是讓他處理受害百姓事宜,但他肯定不會出面,不然他這個楊大人或許會暴露在玩家眼里。
因此,他需要想一個法子,既不用出面,又能完成任務。
那么,這就需要跟密縣縣令一同商議了。
密縣出事,作為該縣縣令,不出點力怎么行?
正在這時,堂外傳來一陣腳步聲。
在一隊衙役的守護下,縣令帶著一眾縣官走進莊子,左右望了望跪在地上的大批犯人,又看到身穿甲胄的士卒,縣官們若有所思下,或許明白了這些人是如何被抓到的。
不過此事已不重要,百姓之事還縈繞心頭,這才是真正的大事。
走進正堂,一眾縣官跟楊軒互相見禮,因大事當頭,互相都不墨跡。
簡單的打個招呼,在正堂分坐,楊軒挑選些細節說明了下情況,便是準備商議對策。
楊軒側身看向縣令:“吳大人,您貴為本縣縣令,如何處理百姓之事,你來做主。”
聞言,吳縣令凝神問道:“敢問楊大人,外頭那些箱子是……”
楊軒淡笑:“4萬5000兩黃金,不說一定準確,但差不多就是這個數,皆是贓款。”
話落,眾縣官面色大震。
4萬5000兩黃金!!
這……
一眾縣官脊背發涼,不明覺厲。
吳縣令卻是眸光微亮,或是心頭有了主意,不過還是問道:“楊大人,本縣到底有多少百姓受到黃古葉危害,可有準數?”
楊軒搖頭:“在本官的巡查下,共有47家鋪子生意紅火,不說全部,至少也有30家以上的鋪子參與進此案。”
“吳大人想想,30家生意紅火的鋪子,經營三月,會有多少百姓受害?”
吳縣令思忖一會兒,嘆氣道:“至少一萬以上,這還是少的。”
楊軒點頭:“本官方才本想帶人去這些鋪子搜查,但定會引起百姓不解和猜疑,黃古葉之事也會暴露,如若百姓因此感到慌亂,如何處理,本官還是覺得事先定下個法子為好。”
吳縣令緩緩點頭:“楊大人謀定而后動,本官佩服,此案當前,影響重大,理應如此。”
說著,吳縣令又道:“楊大人,黃古葉此毒物,本官略有耳聞。”
“本官料想,這些鋪子的掌柜應當不會將此毒物的份量下重,或許每桌生意只摻雜細微粉末。”
“如若如此,百姓或許有癮,但因劑量不大,身子也許并沒有造成多大傷害。”
“現有4萬5000兩黃金,為平百姓怒火,請附近縣城郎中幫忙醫治,費用從這筆錢財中拿出,并加以賠償。”
“您看如何?”
“跟本官想法一致。”楊軒微微額首,“不過,平了百姓的怒火之后呢?”
“這……”吳縣令愣住,思慮一瞬,頓時面色糾結起來。
一些縣官不明所以,平了百姓的怒火不就夠了么,還能有什么事?
見此一幕,楊軒輕聲道:“百姓的怒火平了,但這些百姓以后還會信任縣衙么?即便信任縣衙,但他們會信任這些鋪子么?”
“這些鋪子涉及早點、酒食、青樓等,基本囊括百姓的生活所需。”
“因黃古葉一事,即便平了百姓怒火,但百姓們以后還敢去這些鋪子消費娛樂?”
“如果自己的正常生活都無法得以保證,那么這些百姓一旦出走,遠走他鄉,這又會造成什么影響?”
聞言,一眾縣官心頭猛地一怔。
是啊。
正如楊大人所言,一旦有百姓因恐慌而出走,有一便有二。
如若大批百姓跟著走,那么他們這些縣官無罪都有罪了。
自己管理的縣城,縣城的百姓卻大量的遠走他鄉,上頭會怎么想?
肯定會重罰他們這些縣官!
縣令面色難看,他自然也想到了這嚴重的后果。
他眸光閃爍,絞盡腦汁地思索對策。
半晌,他瞟了一眼楊大人,眸中泛起期待:“楊大人,您的名聲受百姓尊崇,如若您來作保……”
楊軒擺手:“本官乃玄衣衛,這你們都知道,如若我出面,面容被有心人記下并畫成畫像,一旦流傳開來,入了賊人手中,本官以后還如何辦案?”
話落,縣令面色一垮,內心雖有些不高興,但楊大人說的又是事實。
楊軒搖搖頭,思慮一瞬,眸光陡然一亮:“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