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法大致可以分為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就是弄假成真,如李玄都曾經用過的跌打咒和定身法,便是屬于此種境界的最淺顯運用。
在這一重境界中的術法大多與騙術相差無多,適合騙人而不適合殺人,打個最為簡單的比方,單純以術法而論,令尋常人看到天兵天將下凡的虛假景象,其實并不難,諸如白愁秋等人就可以做到,但卻絕不能用到兩軍對壘或是與人交戰的時候,因為武夫的血氣以及戰場上的刀兵煞氣,都最是干擾術法,所以厲鬼害人,也多半是在這個境界之中,使所害之人眼前出現種種幻象,心神被奪,或是驚懼而亡,或是自殺而亡,還有更為厲害的惡鬼,會以幻象騙人殺人,以及過路書生夜宿古廟遇到美麗女子,一夜風流之后發現自己被吸食陽氣,也都可以歸于此種境界。
若是自身血氣旺盛,或是身上帶有殺氣,便會干擾甚至沖破幻象,能夠為惡之人,多數身體強健,或是手上沾染血債,故而惡鬼怕惡人的說法由此而來。
能夠真正用于沙場的術法,則屬于第二重境界,比如呼風喚雨,夏日落雪,冬日冰融,便是屬于此范疇中,只是要溝通天地,借助天地之力方可勉力為之,故而非歸真境高手不可用之。
至于第三重境界,已是可以憑借人力改變天時,轉陰為陽,化幻為真,變虛為實,甚至比實物還要真實,比如撒豆成兵,所化兵甲與真人別無二般,仙家神通不過如此。
三重境界,層層遞進,最終化假為真,也就是“修真”二字的由來之一。
術法一道可謂是支撐起了方士一脈,而武夫之所以能在戰力上強壓過方士一頭,就是因為術法被至陽至剛的血氣克制,而天下間又以錘煉自身體魄的武夫血氣最盛。
相傳無道宗在百年前曾有一位武圣,體內血氣鼎盛堪比荒古巨獸,一餐可食九象,一拳重如九鼎,一喝之下便可以破去術法萬千,堪稱是武夫極致。當時皂閣宗也是鼎盛一時,其宗主學究天人,以術法造就一方鬼國,其中幻象紛呈,難辨是非真假,拘役無數生靈死魂之后,竟是自成小六道輪回,試圖于自成一界。
當兩人相爭“圣君”之位,卻是皂閣宗宗主難敵那位無道宗武圣,在無道宗武圣親身入鬼國之后,鬼國竟是難以承受沖天血氣而直接崩碎幻滅,那位皂閣宗之主更是遭受鬼國反噬而身死道消,此戰之后,皂閣宗至今都被無道宗壓過一頭。
這便是武夫戰力強橫的原因之一,甚至于在那位武圣死后,渾身旺盛血氣凝而不散,仍舊氣沖九霄,讓一眾無道宗高手根本無法攜帶飛行,更無法通過術法搬運,只能一步一步運送棺槨返回宗門,正應了“負凡人如負重山”的話語。
不過凡事都是相對而言,雖然水能克火,但一旦水弱火強,火亦能克水,武夫血氣與方士術法之間也是如此,若是術法強于血氣,亦能壓制血氣。
此時吳師幡所用的“鎮”字符便是第一重術法的巔峰,試問一道符篆如何能搬來一座大山?就算是天人境的高手也絕無這般神通,所以必定為假,可胡良又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身上仿佛如負重山,竟是掙脫不開,這便是弄假為真。甚至就連胡良的血氣都不能破開,儼然是極為高明的手段。正如惡鬼害人,有些惡鬼遇到捉鬼的道士,便冰雪消融,可有些惡鬼,卻能反過來將捉鬼的道人一并害掉,這就是道行深淺的區別了。
論境界,胡良與吳師幡相差無幾,不然兩人也不會糾纏如此之久而不分勝負,可胡良在與陳孤鴻一戰之后,傷上加傷,血氣損耗嚴重,此時便不如吳師幡,哪怕他明知術法是假,也掙脫不開。
一刀勢盡,被短暫一分為二的大雨重新落下。
在如此情形之下,有能力出手破局的就只有李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