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石笑了笑:“三弟妹入宗的時間較晚,有些宗內秘辛不太清楚,也在情理之中。”
李元嬰皺了皺眉頭。
張海石又看了眼李元嬰:“我倒是忘了,有些陳芝麻爛谷子的事情,一是因為年代久遠,二是因為不甚重要,所以不僅僅是三弟妹,就連幾位師弟、師妹也是不太清楚的,當然也包括宗主。”
張海石話鋒陡然一轉:“可李堂主和幾位年長堂主應該知道才是。”
李如師已經隱隱猜出張海石要說什么,不過他老謀深算,早有說辭應對:“老夫當然知道,可老夫不贊同此事,知道與否又有什么關系?”
“倒是這個道理。”張海石點了點頭,又將目光轉向谷玉笙:“三弟妹,你可知道我清微宗的來歷?”
谷玉笙一怔,她知道清微宗在東海立足千年之久,可在這之前,清微宗的傳承來歷,卻是模糊不清。諸如正一宗,有祖天師滅巫教、誅群鬼、立正一盟威之道的記載,玄女宗有玄女飛升留經的傳說,太平宗也有太平道的傳承,靜禪宗有道祖化胡創立西方教的記載,另外各宗,也均是如此,唯有清微宗之事少有人知。
“諸位可知道我們現在所在的青領宮為何叫這個名字?因為‘青領’二字應的是‘太平青領經’。”張海石道:“換而言之,我清微宗與太平宗同宗同源,存續相依。”
此言一出,青領宮為之一靜,早已知道的自然是緘默不言,不知道的則是滿臉震驚。
谷玉笙也是如此,下意識地望向李元嬰,李元嬰皺著眉頭,目光幽深。他的確不知道此事,不過更令他可惱的是,李如師這老匹夫竟然沒有在事前提及半點,實在可恨。只是他也發作不得,因為李如師不是他的屬下,只能算是盟友,有老宗主在,兩人的地位就是平等的,由此看來,李如師也是多有保留。這讓李元嬰不得不想得更深一些,李如師畢竟是老宗主的人,是不是老宗主暗示過什么,才會讓李如師如此保守。若是果真如此,那是不是意味著老宗主還沒有徹底放棄李玄都?
李元嬰在一瞬間心思幾轉,沒有開口說話。
張海石繼續說道:“世人皆知,太平宗乃是太平道傳承。當年太平道大廈將傾,太平祖師嫡傳一脈悉數死絕。唯有部分旁支弟子退至如今的太平山。當年太平道席卷半個天下,其中派系自是極多,各自有各自的地盤。這就像一個大家族,有大宗和旁宗之分,如今大宗已經死絕,剩余的旁宗自然是誰也不服誰的,驟然合兵一處之后,為了爭權,多有沖突。”
聽到這兒,宮內眾人已經是猜出了大概。
張海石道:“其中兩大派系,都自認正宗,而將對方視為左道。正一道、全真道、閣皂道等宗門受儒家影響深遠,而太平道的這兩派系則受墨家影響極深。而墨家又有兩大派系。第一派是游俠派,勤生薄死,艱苦卓絕,殉身赴義,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墨家興盛時,正值諸國攻伐最劇烈之時代也,不但不能廢武事,其慷慨赴死之精神有甚于歷朝歷代。故士之好武者正復不少。彼輩自成一集團,不與文士混。文者謂之‘儒’,武者謂之‘俠’,儒重名譽,俠重義氣。儒俠對立,若分涇、渭,共歷五百年。法家說:‘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儒俠對舉,俠當指的是墨俠,而非如今江湖中的游俠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