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玉笙道:“我們清微宗便是游俠派了。”
張海石點了點頭,接著說道:“另外一派,又稱墨家后學,極盡機巧之能事,以各種機關奇巧之物而著稱。當時太平道的兩大派系,一派推崇墨家游俠,一派推崇墨家后學,這便是清微宗和太平宗的前身。兩派除了權力之爭之外,還理念不合,我們清微宗認為應當積蓄力量,伺機反攻,太平宗卻要休養生息,從此偏安一隅。”
一位堂主問道:“如今太平宗還用‘太平’名號,而我們清微宗卻改換了名字,是不是我們清微宗敗了?”
張海石點了點頭道:“所謂‘綱舉目張’,主次之分定要明白,兩者互不相讓,終于到了刀兵相向的地步。一番內斗惡戰,殺得天昏地暗,兩派高手死傷慘重,最后一戰時,我清微宗原本占盡上風,只是這世上最厲害的手段,不在刀劍之中,而是各種陰謀陽謀,倘若落入了別人的算計險境之中,任你境界修為再高,那也難逃飲恨結局。”
在座之人都是歷事極多的人精,哪里還聽不出張海石話中含義,立時有一位堂主接口道:“二先生的意思是,太平宗自知不敵,便以詐敗的計謀將我們清微宗引入了早已布好的陷阱之中?”
張海石嘆息一聲:“當日太平山的無憂谷中,出入峽谷的路徑全部被封死,太平宗早早埋伏好火藥、炮弩,一時之間,谷內山搖地動,炮石如雨,又有地火肆虐,崖巖崩塌。我清微宗弟子死傷者眾,再無余力與太平宗爭鋒,只得退出太平山,而太平宗本身亦是損失不輕,又擔心我清微宗殊死一搏,也不敢過分逼迫。”
堂內一片沉默,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清微宗還有過這樣過往,神色各異。
張海石道:“我清微宗祖師離開太平山后,本想遠走海外,或是去婆娑州,或是去鳳鱗州,只是在經過東海的時候,發現這里島嶼眾多,又都是靈秀之地,于是便在此地駐留下來。當時東海諸島盤踞著大量煉氣修道的閑散隱士以及眾多海盜,海賊中多有奇人異士,那些海外散修也境界不俗,列位祖師剛剛經歷大戰,損失慘重,于是一邊休養生息,一邊徐徐圖之,用了近百年的時間,合縱連橫,武力鎮壓,這才將盤踞于此的海盜盡數剿滅,又吸納了大量海外散修,這才成了今日的清微宗。”
張海石望向李元嬰,緩緩說道:“祖師曾經留下諭令,愿賭服輸,既然敗了,便不再以‘太平’二字為號,也不得再去太平宗尋仇。想來是列祖列宗早有先見之明,千百年后,會有我清微宗的弟子去太平宗繼承太平宗之主,所以我說這不是嫁女兒,而是同宗兄弟過繼,也就是繼嗣。”
“正因如此,在這件事上,我們清微宗責無旁貸,必須要支持紫府繼承太平宗大位,如此才能告慰列代祖師的在天之靈。”
整個青領宮內再無反對之聲。
李元嬰目光幽深。
清微宗之主加上太平宗之主,不就是太平道之主?
他本以為所謂的“三四之爭”隨著李玄都離開清微宗已經塵埃落定,如今看來,還早得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