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臺云心中一驚,顧不得進攻國師,先行平復體內愈發躁動不安的氣血,好在她的“太素玄功”練成之后,體魄圓滿不漏,所謂不漏,在于無缺無漏之意,無論是體內精血還是氣機,都不會有絲毫外泄,這也是澹臺云身上不斷出現凸起卻又不曾被吸走半分氣血的原因。
國師五指合攏,手掌連同其中的血紅石頭一同收入袖中,照耀天地的紅日隨之消失不見,然后國師向金帳后的祭壇飄落下去。
澹臺云隨之從空中下落,雙腳立足大地,擺出一個“太祖三十二勢拳”的起手式。
這套“太祖拳”,不在于招數如何,而在于拳中真意。
晃膀撞天倒,跺地震九州。
道門五仙,最擅長用拳的是人仙一途。澹臺云之所以能以如此年紀踏足長生境,當然不是按部就班地走了地仙之途。
在五仙之中,地仙之途是一條康莊大道,就像廟堂中的科舉正途。如果把最高的天仙境界看作是封閣拜相,那么非地仙之途不得天仙之境,等同是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但是科舉之途注定晉升緩慢,在剛剛步入仕途的時候,不如恩蔭出仕,也不如武職。所以李道虛、張靜修、徐無鬼等人晉升長生境時都已是老人。澹臺云當年迫于形勢,不能步步為營,只得取巧,兼修地仙與人仙兩道。就好比是文官轉武職,升官之后再轉回文官,如此一來,仍舊能官至六部尚書,卻要止步于此,無緣內閣宰輔。換而言之,澹臺云能踏足長生境,卻是很難問鼎傳說中的天仙之境。
人仙一途雖然比不上地仙、天仙一脈相承的康莊大道,但如果不去說日后飛升如何,只說在人世間的戰力,甚至要稍強些許。何故?歸根究底無非是體魄二字。
若是以求長生的角度來說,體魄的確是可有可無之物,有則最好,沒有也不妨礙追求大道,純粹方士的鬼仙一途就是完全拋卻體魄,但是以與人斗力的角度來說,體魄就是至關重要的根本所在了,許多人輕視體魄修為,視其為愚頑蠢笨之道,然而就是這等愚頑之道,卻讓人仙之途壓過了鬼仙一途,在五仙之中排列第四位。
澹臺云沒有動用自身氣機,只是單憑自身體魄氣血,周身關節轟然炸響,骨膜如同擂動重鼓,聲音回蕩不休,脊柱蜿蜒扭動,咔嚓之聲不絕于耳,好似有一條孽龍藏于她的背后翻滾。緊接著,澹臺云全身上下散發著幾如實質的血氣,一拳帶出呼嘯風暴,蘊含諸般勁道吞吐震蕩。她一人出拳如同萬人一同出拳,一人踏步如同萬人一同踏步,一人之勢如同千軍萬馬,拳勢籠罩了整個院子,直逼祭壇上的國師。
下一刻,一個精致如白玉雕琢而成的拳頭轟鳴而至,瞬間占據了國師的所有視線,浩大拳意籠罩八方四面。
國師絲毫不懼,只是一揮大袖,身前陡然出現一道巨大到足以遮蔽整個祭壇的無形“帷幕”,將他與澹臺云徹底隔絕開來。澹臺云的這一拳便是重重落在這道“幕布”之上,拳勢雖重,但幕布飄飄蕩蕩,毫不著力,卻是以柔克剛,將她的一拳徹底化解開來。
到了澹臺云這等境界,剛柔不過在一念之間,百煉鋼化作繞指,拳勢化作掌勢,剛勁化作柔勁,明勁化作暗勁,手掌所過之處,蕩漾起層層漣漪,“幕布”隨之扭曲。
然后澹臺云做了一個撩起門簾的動作,然后一步踏出,便走進了祭壇的范圍之內。
國師立在祭壇上方,澹臺云站在祭壇下方,兩人之間相隔了九十一級臺階,遙遙相望。
國師終于開口道:“請圣君止步,否則一步踏空,萬劫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