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禪師笑道:“所以說我大魏諸位皇帝之中,僅以權術而論,世宗皇帝當排首位,竟然能從那么多羅網中找出一條生路,非常人不能為之。不過世宗皇帝是個知進退的人,他只是發作那些珠子,不會遷怒于串珠子的人,所以世宗皇帝能坐穩皇位,并相安無事多年。”
李玄都插言道:“我本以為金帳國師暗害金帳大汗已經是石破天驚的事情,可今日聽了禪師這番言語之后,方知我是坐井觀天、少見多怪。”
虎禪師微笑道,“世宗皇帝尊崇道門,并親自修道練玄二十余年,不是沒有道理的。”
李玄都又問道:“武宗皇帝抓兵權,親自領兵與金帳大軍作戰,所以他落水了。世宗皇帝大禮議、修道,所以他連遭宮變。請問,穆宗皇帝駕崩于煙波殿中,又是什么原因?”
虎禪師搖頭道:“穆宗皇帝駕崩之時,貧僧已經隱居于這大報恩寺中,所以穆宗皇帝因何駕崩,貧僧也不知情。不過當時是張肅卿主政,應該不會是儒門中人出手,倒像是邪道諸宗之中有人主動出手。若是穆宗皇帝不死,西北五宗也不會趁著朝廷中樞內亂而割據自立,儒門中人不會如此不識大體,所以此事,你不應來問貧僧,而要去問一問那位太后娘娘,畢竟穆宗皇帝從重病到駕崩,謝太后一直都陪在他的身邊,真要做什么手腳,也是謝太后最為可疑,事實上,如今也是謝太后掌握了朝廷的大權。”
李玄都不得不承認虎禪師此言有理。以當時的形勢來看,儒門中人沒有出手的理由,獲益最大的人往往也是嫌疑最大的人,在整個過程中,包括后來的帝京之變,獲益最大的是謝太后和西北五宗,后來地師徐無鬼出現在深宮大內也印證了此事。
李玄都道:“可是從頭至尾,儒門中人既沒有護衛穆宗皇帝,也沒有出手幫張肅卿,而是一直在作壁上觀。”
虎禪師道:“很簡單,不管是當時,還是現在,儒門都很虛弱,沒有那么大的力量去改變局勢。張肅卿又得罪了太多的人,使得自己在道門中陷于孤立,沒有朋友。當時張肅卿所依仗的是皇權,可皇帝死了,他再尋求外援,就只能放眼于地方豪強。”
李玄都望著虎禪師,“于是他選中了清微宗。”
“盛世儒門興,亂世道門興。”虎禪師喟嘆道:“從明雍末年以來,儒門江河日下,道門雖然四分五裂,但日漸壯大,地方豪強十有七八與道門有著干系,在這種情況下,帝京之變就變成了兩大道門陣營相爭的局面。”
李玄都道:“可是儒門還有七位隱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