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憶絲毫沒有因為眼前之人是自己的至親之人就心生猶豫,又是連續數刀,不見刀光殘影,微風不起,寂然無聲。便是寧奇也沒有捕捉到寧憶的出刀軌跡,只能憑借直覺連出十數劍,周身竟無半分破綻,將寧憶的出刀悉數防下。
寧憶和寧奇斗在一處,當真是刀光劍影了,寧憶境界更低,卻是處于攻勢,寧奇境界更高,卻是處于守勢。一連串金石碰撞之聲連綿不絕。
秦清雖然早就聽聞晚輩寧憶的大名,但是從未共事,更未曾與寧憶交手,此時見得寧憶出刀,審視片刻之后,發現寧憶與李玄都走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子,李玄都以氣機浩大著稱,寧憶體內氣機算不得雄厚,便是比之當年的李玄都也相差不少,但是氣機流轉速度極快,不遜于李元嬰。不過寧憶的快與李元嬰的快又有不同,李元嬰的快是純粹的速度之快,寧憶的快卻是變化之快。
如果用輕身功夫做比方,李元嬰長于直線奔騰,寧憶長于輾轉騰挪,各有千秋。
當初李元嬰對上李玄都,便是李玄都占盡優勢,仍舊險些命喪李元嬰之手。此時寧奇對上寧憶,也是如此。儒門大祭酒,境界雖高,但長年養尊處優,極少與人交手過招,偶有出手,也是點到為止,甚少有生死搏殺的經歷,若論對敵交手的經驗,哪里比得上李玄都、寧憶、李元嬰一干人等。
寧憶出刀越來越快,“血影幻身”也完全施展開來,只見得寧奇周圍出現了上百個殘影,殘影疊著殘影,重合層疊,及至后來,已經看不到寧奇的身影。
只是就算如此,寧憶手中之刀仍舊沒能破開寧奇的守勢。
久攻不下,寧憶突施殺招,只見得一輪血月在兩人之間升起。
寧奇毫不客氣地一劍將血月劈成兩半,手中長劍點向寧憶的眉心。寧憶身形倏忽向后退去,兩人一進一退,寧奇的劍尖與他的眉心始終保持著半寸距離,不過劍尖上吞吐不定的劍氣還是傷及了寧憶的眉心,割裂開一道血痕,仿佛一只血色的豎眼。
如此向后退出十余丈之后,寧憶猛地止住退勢,終于拔出腰間的“大宗師”,猛地格開寧奇的長劍。
先前宋政沒有在意,此時才注意到了自己的佩刀竟然在寧憶的手中。也如秦清那般,開始注意起這個與自己并列其名的晚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