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商貿與農耕不同,農田耕作由于周期長,又有著層層盤剝,所以農稅在十分之一是正常,但是商業流通,一般來說,按照行業和規模的不同,稅收也有所不同,少則二十取一,多則半數,太祖一概論之三十取一,實則是聊勝于無。
如此一來,商人不得不投靠士大夫,也就是官商結合,士大夫為了自己的利益,堅決抗稅、逃稅,皇帝如要把心思放在商稅上,就是“與民爭利”。
所謂“大魏失之于財”,不是商貿薄弱,而是朝廷根本收不到商稅,被士林和商人共同瓜分了。
大幽繼承前朝舊制,便連同前朝的稅制也一并繼承了,秦素自然要修改商稅。此舉自然又影響到了許多人的切身利益,甚至連補天宗、清微宗、慈航宗中都有些許反對聲音,不過這三家的根本還是在海貿,秦素沒有對海貿動手,反對的聲音并不大。
經過這么多年的歷練之后,秦素早已不是當年寄情于山水之間的小姑娘了,若論手腕,不遜于當年的徐無鬼,她是不會讓政事變為戰事的。
在殺人這方面,秦素,或者說弈棋之人李玄都,深諳一個道理,因政殺人,不是戰場上的攻城掠地,而是要拉攏一派,穩一派,殺一派。
秦素自然是拉攏遼東老人,以景修、胡良、云承宗等人為首,穩住后來歸附之人,以張肅卿、秦襄等人為首,這兩派人都屬于勛貴,也就是于問鼎天下有功之人。所殺之人,可以視之為前朝的既得利益之人,正應了司空道玄所言的得國正與不正的說法,與前朝貴族士紳牽連不大,重開天地,自然得國正,國祚綿長,反之就是得國不正。對于一眾勛貴而言,秦素對這些前朝之人動手,他們不但不會兔死狐悲,反而會幸災樂禍,你瞧,太女殿下還是向著我們這些老人,那些后來見風使舵之輩,不過是趨炎附勢的小人罷了。
正因為如此,秦素不會像徐無鬼那樣處處受制,反而能有所作為。
這場風波持續三年之久,直到神龍七載,才算天下大定。
只是在這場大案中,秦素徹底得罪了地方的眾多世家豪閥,再加上先前秦素放松禮教對女子束縛等種種舉動,使得這些地方豪族逐漸圍繞在儒門的周圍,一場針對秦素的陰謀開始醞釀。
秦家人口龐大,但多是遠房旁支,真正的嫡系只有兄弟三人,兄長秦道正,也就是秦清,膝下只有獨女秦素。三弟秦道方,早年膝下無子,直到知天命的年紀才老來得子。唯有二弟秦道遠子孫繁茂,膝下有五子三女,孫輩更有十幾人之多,故而秦素才會選擇從二叔的孫子中選擇一人過繼到自己的膝下。
到了神龍七載的時候,秦素四十六歲,秦道遠的長子也就是秦素的堂兄,已經五十歲,于神龍六年病故,次子也體弱多病,唯有三子秦為成年富力強,在宗室之中很有影響,逐漸掌握實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