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微微一笑,轉動佛珠,口誦佛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話音落下,就見天幕上氤氳出七彩之光,隱約之間,響起陣陣禪唱誦經之聲。
然后一道光柱從空中落下,只見這道光柱聲勢浩大,其中卻不蘊含一絲一毫的殺意,好似暗室之中射入了一道天光,照亮暗室,可見光束中漂浮的灰塵,沒有任何威力可言。
秦素被這道光柱罩住,心神竟是有了片刻的恍惚,然后她便明白過來,這正是佛門神通“度世佛光”,只要佛光一照,對手便要當場跪地悔悟,也就是佛門所說的立地成佛,這種悔悟的時間最長可達幾十年。其中根本原理就是以佛光將對手的本我徹底壓制束縛,然后再塑造一個對立的“心魔”,與“太陰十三劍”不同的是,“太陰十三劍”的心魔為惡,佛門塑造的“心魔”為善,只是兩者殊途同歸,都是將人變成另外一個人罷了。
隨著佛門凋零,已經無人修成此等佛光神通。唯有白繡裳懷有“六字光明咒劍”,可以借助這件半仙物用出“度世佛光”。那日在玉虛峰上,饒是王天笑這等高手,也沒能逃脫出去。
秦素不過是天人無量境,如何能與王天笑相提并論。她萬萬沒有想到,這老僧竟是要以“度世佛光”強行將她度化。
秦素只覺得在這一瞬間,自己已經置身于一個佛國之中,金光重重,無數蓮臺上端坐著佛陀、菩薩、冥王、金剛、羅漢,由內到外都散發著慈悲光明之意,讓人生出安寧祥和之感,周圍是數不清的比丘尼,頂禮膜拜,口誦經文,宏大的誦經之聲響徹天地,讓她的念頭轉動漸漸凝滯,繼而生出困倦之意,想要昏昏睡去。
此為金剛胎藏曼陀羅之界,引一切有情眾生本具菩提心顯現起,證得涅磐,最終一切皆回歸如來,終歸大寂滅之胎藏曼陀羅,并于寂滅之中蘊養新生。
秦素心中明白,若是在就此睡去,只怕再醒來的時候就是另外一個秦素了。可她沒有太好的抵御之法,若是她手中的“三寶如意”還是完整狀態,如意上的諸多寶珠自然能護得秦素周全,可昆侖洞天之中的一場激斗,已經使得六顆寶珠全部黯淡,要等到百年之后才能恢復如初。
就在此時,有個聲音驟然響起,“太上道祖云:‘吾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又云:‘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后且先,死矣。’”
雖然這個聲音不大,但是響起之時,整個金剛胎藏曼陀羅之界轟然作響,搖搖晃晃,其中的諸多佛陀、菩薩、金剛、伽藍、羅漢都變得扭曲不定,仿佛鏡中之花水中之月,一切威嚴浩大氣息隨之散去,同時也驚醒了昏昏沉沉的秦素,使得秦素重新恢復清明。
老僧猛地望向聲音傳來的方向,目光驟然亮了起來,就像太陽。
佛光也越來越盛,幾乎要照亮整個天地。
可不管老僧如何催動佛光,一道人影還是緩緩走來,不僅佛光對他沒有半點作用,他所過之處,一切佛光為之寂滅,就像一片黑暗大潮涌了過來,吞沒了光明。
老僧極目望去,只見來人不住掩嘴咳嗽,可身上的黑衣上卻有無數黑影游走,好似域外天魔,不時黑影有脫離衣袍,從佛光中撕扯下一塊“光明”,大口吞食,心滿意足之后才重新回歸衣袍。
老僧的臉色頓時變得極為凝重,然后就聽來人說道:“若是有緣,心中自有佛祖,若是無緣,便是身在沙門也要謗佛。大師何必強求?佛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大師身為沙門得道高僧,早應是了世間一切相的痕跡,此舉可對得起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