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此景,讓人很難不聯想到傳說中的忘川。
人死之后要過鬼門關,經黃泉路,在黃泉路和冥府之間,由忘川河劃分為界。忘川河水呈血黃色。忘川河上是奈何橋,橋頭有孟婆守著,要想過橋就得喝下孟婆湯。世間凡人對此深信不疑。
不過李玄都對此卻是不信,尤其他已經是長生之人,就更不信鬼神之說。這也在情理之中,本身就是長生不死的駐世地仙,哪里還會去敬畏鬼神,就算是仙人,也不再神秘,對于李玄都來說,不過是一步之遙。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真有忘川,李玄都也不認為有人能在自己毫無察覺的情形下將自己拘拿到此地,所以眼前所見一切皆是幻象無疑。
李玄都揮袖一掃,以陰火在彼岸花的花海中燒出一條通路,然后大步向前,到了忘川河邊,一躍而過,絲毫不在意傳說中的弱水。法術的本質就是信則有不信則無,李玄都秉持不信的態度,便安然無恙地越過了忘川,然后一路向前。
此時李玄都所見是一片荒原,仿佛亙古不變,空曠單調,滿目荒蕪。行走其中,甚至時間也被混淆,好似半夢半醒的剎那之間,又宛若轉眼已是千年。只是李玄都緊守本心,絲毫不為所動。
也不知過了多久,在李玄都的視線之中突兀地出現了一個小黑點,李玄都本以為是接下來就該是陰司冥府的戲碼了,可當李玄都走近之后,卻發現根本不是傳說中的陰司冥府,而是一座客棧。
有間客棧,四四方方,二層小樓,旗在中央。
這面邊緣已經破爛不堪的大旗掛在一根高桿上,迎風招展。旗子上繡著四個大字:太平客棧。
高桿就立在二層小樓的不遠處,只是相較于分量極重的“太平”二字,這座二層小樓實在有些不起眼,白色的墻皮已經剝落大半,露出其下的青磚,屋頂上的黑瓦也已經殘缺不全,顯得頗為寒酸。客棧占地頗大,在二層小樓外還圍起了一個兩進院子,可以放雜物和馬匹,那根旗桿便是立在院子的正中位置,極為顯眼。
是在這荒郊野外,能有如此一間客棧可供落腳歇息,對于過路的旅人而言,已是幸事。
李玄都望著這甚是熟悉的一幕,一時間竟然不知該說什么。
李玄都步入客棧之中,沒有看到青鸞衛的馬屁,也沒有看到那個坐在樹墩上的少年,只有一只老到已經站不起身的土狗,正獨自一狗懶洋洋地曬著太陽。
李玄都又特意看了眼旗桿,明顯有斷過的痕跡,又被人接上,甚至還用了木板加固。
李玄都不由笑道:“真是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