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俸終已經動了幾分怒氣,“你知道我是誰嗎?”
上官莞道:“你姓楊,你與楊呂是什么關系?”
楊天俸終于是察覺出幾分不對,就是晉王、燕王,也不會直呼堂堂司禮監掌印的名姓,都是稱呼“楊公公”,眼前女子既然知道自家叔祖的名姓,那么也一定知道司禮監掌印大太監的赫赫權勢,在這等情況下,她還敢如此狂悖,到底依仗了什么?
上官莞依仗了什么?還真不是什么權勢地位,就是一身境界修為而已。她聽師父提起過司禮監的有關詳情。
都說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大魏皇室為了防備這一點,專門設立了青鸞衛都督府和內書堂,挑選資質優異的孩童,從小培養,教導武學法術,用以拱衛皇室。以朝廷的人力物力,能挑選到的孩童,遠勝于一宗一派,所以在朝廷最為鼎盛的時候,青鸞衛都督府可以橫壓江湖,皇城之中更是高手如云。在長生境方面,朝廷主要是依靠儒門和道門,儒門就不必多說了,道門主要是指正道十二宗,包括歷代大天師在內的五大真人受朝廷冊封就是明證,當初太后謝雉也是朝廷的名義召集正道六宗高手入京,鏟除張肅卿。道門之所以遲遲不能一統,除了儒門的干預之外,朝廷不斷分化也是原因之一。
直到朝廷衰弱,青鸞衛和內書堂才呈現出青黃不接的趨勢。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破船還有三斤釘,二十四衙門的幾個大太監還是境界修為不俗,按照地師的推測,大約有掌印大太監和首席秉筆大約有天人造化境的修為。
在上官莞看來,司禮監掌印大太監是天人造化境,她同樣是天人造化境,司禮監有儒門做靠山,她也有道門做靠山,何懼之有?既然雙方各為其主,直呼其名又怎么了?
楊天俸皺了皺眉頭,臉色陰沉,“你到底是誰?”
上官莞站起身來,居高臨下地看著他,“我叫徐婉,不過我不是齊王的侄女,而是齊王的養女。”
楊天俸一驚,然后心思急轉,如何也想不起齊王何時有了一個養女。
上官莞淡然道:“雖然是養女,但平時我不用這個名字,我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上官莞’,不知你聽說過沒有?”
好巧不巧,楊天俸作為楊家的獨苗,很受自家叔祖的喜愛,經常與他說些機密之事,他還真從叔祖的口中聽說過這個名字,那是地師的兩大親傳弟子之一,陰陽宗的九明官。
楊天俸臉色大變,第一反應便是要轉身逃離此地,可當他轉過身來的時候,發現先前被捆住了手腳的魏清雨不知何時已經掙脫了束縛,就站在門口,笑吟吟地望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