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本希望儒門能夠解決李玄都的問題,結果一場玉虛斗劍,儒門大敗,反倒是成就了李玄都。
到了如今,隨著宋政和張靜沉敗亡,李玄都已經勢大難制,轉守為攻,開始試探帝京的虛實,惹得太后謝雉不得不暗中遣人求和。李玄都假意答應下來,實為緩兵之計,為他的遼東之行留出足夠的時間。
李玄都給了秦素打了個比方,想要給人一拳之前,要先把拳頭收回來。
這次遼東之行,便是他收回拳頭的過程。
秦素對于這次“回娘家”,嘴上不說,心里很是高興。屈指算來,她離家已經有小半年,雖然以前的她也經常會一年不回家,但定下婚約之后,反而越發想念那個從小長大的地方。
不過秦素不知道的是,李玄都還有一個沒有對任何人說起的念頭,他想要好好看看趙政和秦清治下的遼東,他不希望推翻了大魏之后,又迎來了另外一個大魏,若是趙政果真如傳聞中那般執政有方,那他便可以放下最后的疑慮,全力支持遼東。若是趙政治下的遼東名不副實,他仍會進京,不過會有所保留,另謀他路。
李玄都之所以不對秦素說起,倒不是信不過秦素,而是不想讓秦素左右為難。說到底,趙政只是“掌柜”,秦清才是背后的“東家”。如果趙政能夠讓李玄都滿意,那么李玄都就當沒有這么一回事。如果趙政不能讓李玄都滿意,那么再說也不遲。
再有就是,李玄都怕遼東方面搞出一些糊弄人的官樣文章,干脆沒有通知遼東,打算先在秦素的帶領下在遼東四處走走,然后再去見老丈人和趙政。
李玄都以長生境的修為帶著秦素御風而行,很快便過了三州之地,過了武城,渝關便遙遙在望了。
渝關素有天下第一關之稱,此地緊扼要隘,成為河朔通往遼東要沖。古人稱為“鎖鑰無雙地,天下第一關”。大江分出了江南江北,渝關便分出了關內關外。
如今此關在遼東的掌握之中,使得攻守之勢互易,進可入關南下,退可割據一方,遼東鐵騎便是懸在帝京頭頂的一把利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