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都伸手按住劍柄,整個人氣態為之一變,劍氣沖霄而起。
誠如蘇蓊所言,李玄都不屑在這種事情耍弄小心思,不想等到蘇家山窮水盡時再去出手,而是選擇直接出手。
蘇蓊很“識趣”地收起了九條巨大雪白狐尾,任由李玄都施展。
而在劍氣出現的瞬間,吳奉城便已經生出感應,不由臉色大變。
只是不等吳奉城有何補救措施,這道劍氣已經呈一線之勢沖天而起,將整個天幕從中裁成了兩半。
首當其沖的自然是天幕上的一個個金色大字。
紙張上的字跡如何能擋住裁刀的鋒利?
沒有任何意外,這篇氣勢浩大的圣人之言被從中一分為二,煙消云散。
李太一緊閉著雙眼,仔細回憶先前所見的一幕。
事實上從李玄都握住“叩天門”劍柄的一瞬間,李太一便閉上了雙眼。
睜眼去看,閉眼感受。
這是清微宗弟子獨有的學劍手段,外人不知其中真意。
劍道一途,有“馭”和“御”的區分,劍道大成之后,以氣馭劍不如以意御劍。自李道虛飛升之后,無論李太一如何心高氣傲,也不得不承認,李玄都就是當今天下劍道成就最高之人,他若自稱第二,無人敢稱第一,這一點可謂是舉世公認,而李玄都方才的一劍便是以意御劍的巔峰,若是睜眼觀看,難免“五色令人目盲”,被外在表象遮蔽了其中真意,所以要閉上雙眼用心去看,仔細感受。
故而此門手段也被稱作“心眼”。
方才李太一所“見”,李玄都在剎那之間拔出了一劍,可“叩天門”又不曾出鞘,就好似仙劍也有魂魄一說,李玄都只是拔出了一把虛幻的劍魂劍魄,本體軀殼仍舊停留劍鞘之中,就好似鬼仙出竅神游,實在是玄妙無比。
當然,在一眾蘇家狐族的眼中,就沒有如此玄妙可言了,她們甚至沒有看到李玄都有拔劍的動作,只是看到李玄都按住劍柄復又松開,可就是如此一個簡單的動作,卻讓那篇看起來神威無量的圣人之言煙消云散,再加上自家老祖
(本章未完,請翻頁)
宗先前只守不攻的緣故,不由對李玄都生出莫大的敬畏。
吳奉城自然也看到了顯出真容的李玄都,又見識了這一劍的風采,哪里還猜不出李玄都的身份,不由渾身發冷,想要轉身逃離此地,可青丘山洞天已經封閉,他原本打算關門打狗,不放走一個蘇家之人,如今卻變成了作繭自縛。
不過吳奉城還談不上絕望就是。
李玄都輕聲道:“我本想晚點出手,因為我總覺得事情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這么簡單,所以才要等等看看,可夫人似乎有些急不可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