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老妻亡故之后,李道虛就搬到了蓬萊島的八景別院之中,一年之中,最少有八個月的時間把自己關在別院中名為“真境精舍”的丹房之中,閉關玄修。
過去十幾年中,能夠進入真境精舍之人,屈指可數,所以在清微宗內部,也將能否進入真境精舍視為是否成為清微宗內實權人物的標準。
真境精舍外的院子空空蕩蕩,沒有仆役,沒有婢女,沒有護衛,李玄都和秦素兩人穿過院子,來到一座殿前。
此時大殿的殿門緊閉,殿門上方懸著一塊牌匾,上書:“真境精舍”四字。
道門典籍有言,三清祖師中的上清靈寶天尊的道場名為“仙域真境”,“真境”二字便是取自此處。外面的“八景別院”匾額是司徒玄策所寫,此處的“真境精舍”四字卻是李道虛親筆所書。
李玄都親自開門,兩扇門沒有發出半點聲響,被李玄都慢慢移開。
此處大殿設計不同尋常,極為狹長,進入殿門之后,是一條挽著重重紗幔的長長通道,通道盡頭又是兩扇殿門,在那兩扇殿門后面才是真正的精舍。
此處殿門正上方掛著一幅中堂,上面寫著四個篆體大字:“法莫如顯”。這幅中堂與殿外匾額上的“真境精舍”四個大字如出一轍,也是李道虛的手筆。
在通道兩側每隔兩丈就擺著一尊偌大的三足加蓋銅香爐,爐蓋上按八卦圖像鏤空,爐內有青色火焰熊熊燃燒,使得鏤空處不斷向外氤氳出淡淡的紫色煙霧,讓此地變得煙霧裊裊,好似仙境。
李玄都和秦素行走其中,腳步無聲,雖然李道虛已經不在此地,但秦素還是下意識地壓低了呼吸。
來到第二道殿門處,李玄都停下腳步,仰頭望向那幅“法莫如顯”的中堂,輕聲問道:“素素,你知道老爺子在此地懸掛這幅中堂的用意所在嗎?”
秦素本就聰明,又熟讀各種經典,自然難不住她,回答道:“原話是‘法莫如顯,而術不欲見。’這句話出自法家經典,意思是‘法’是為達到某種目標而訂立的規矩,應明文公布;‘術’則是御下的技巧,應當潛藏胸中,擇機使用,不輕易示人。老爺子的安排就很巧妙,因為法莫如顯,所以老爺子把這句話的前四個字高懸中堂,明示他人,術不欲見,所以老爺子把后四個字隱藏起來,并不明文寫出。”
李玄都點頭道:“你說的很對,老爺子的未盡之言正是后四個字‘術不欲見’,法家認為高明的君王必須善于‘操術以御下’,因為‘君臣之利異’,君王和臣子的利益是不同的。主利在有能而任官,臣利在無能而得事;主利在有勞而爵祿,臣利在無功而富貴;主利在豪杰使能,臣利在朋黨用私。在這種利益沖突中,如果不懂得‘操術’,就極可能導致‘臣下輕君而重于寵人’,那換而言之,手段不到位,部下就會結黨營私、形成各種派系爭斗。這句話用于道門、清微宗、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