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李玄都卻表現得十分克制,在錢的事情上公私分開,女色上潔身自好,只是守著秦素一人。
李玄都當然不是看破了什么,也并非全然不在意,只是單純約束自己,也就是自律。
一個人做不到和能夠做到卻不去做是兩種全然不同的境界,真正的自由并非是可以不守規矩,而是靈魂上的自由,不被身體的各種**支配,戰勝自己的**。
李玄都用這種方法對待自己,其實也是一種立威之舉。最為寶貴的莫過于自己,他能如此對待自己,自然也能如此對待他人,威嚴自生。這也是李玄都說效仿武侯之舉能夠讓李太一深信不疑的原因。
秦道方自然不能再用過去的態度去對待李玄都,而且從司徒玄策和張海石那里論起,兩人本就是平輩之人。
李玄都這次來見秦道方,看望和敘舊只是占了很小一部分,他要談的是日后的齊州局勢。
現在回頭來看,從秦道方出仕到出任齊州巡撫,再到升任為齊州總督,這條暗線很有可能是秦家謀劃多時的有意為之。因為在朝廷真正放權之前,秦家一直是藏于幕后,并非朝廷的心腹大患,秦道方又多年不回秦家,表面上與秦清不和,也會使得朝廷放松警惕,所以想要做到這一點并不算難。
正應了一句話,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那時候的秦清就已經放眼日后和全局,對于遼東來說,最為關鍵的地方正是齊州。從地圖上來看,遼東半島和齊州半島隔海相望,最近的地方不足三百里,而兩者又同時毗鄰直隸,形成掎角之勢。那么秦家早早謀求齊州也是應有之義。
不過話說回來,朝廷把秦道方放到齊州也未必安了好心,且不說當時正值青陽教之亂,就說清微宗,還是李元嬰和谷玉笙掌權,谷玉笙就曾授意船隊封鎖海路,讓秦道方辛苦借來的糧食無法從海路運到齊州。而且那時候李玄都和秦素的事情八字沒有一撇,也談不上什么秦李聯姻,秦家的手很難伸到齊州來援助秦道方,就算真正到了最后一步,還有社稷學宮和圣人府邸兜底,所以怎么看,秦道方面臨的都是一個死局。
秦道方破局的關鍵是李玄都,李玄都和秦素幫他解決了青陽教和清微宗,使得秦道方打開了局面,后來的秦李聯姻,更是讓秦道方在李家這邊得了個“親家老爺”的身份,得以在齊州真正站穩腳跟。不過當時掌權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是李道虛而非李玄都,還是差了些意思,而且李玄都的勢力也不在齊州,所以雙方的合作無法更進一步。
現在不同了,李玄都接替李道虛當家做主,一切都要按照他的意思來,有些未竟之事便可繼續下去。
寒暄之后,李玄都開門見山道:“如今世道,好似春秋之年,又似三家鼎立。各地看似聽從朝廷號令,實則自成一家。正是天下大勢,分合之道,我這次返回齊州,并非僅僅是為了祭祖一事,也有意在齊州推行二三事。關于這一點,我曾經與岳父有過商議,不知部堂是否知曉?”
“家兄曾經來信說過此事,我有所了解。”秦道方點頭道,“只是先不說紫府的二三事,只說如今的齊州,并非令出一門,只怕是……”
李玄都道:“無非是社稷學宮和圣人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