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儒門圣地,儒門至圣、亞圣、復圣皆是出生于此,大運河也經過此地,故而東平府頗為繁華。
圣人府邸自然也坐落于此。
千百年來,不知多少世家泯滅于戰火之中,縱然鼎盛一時,也難逃覆亡下場,不知多少姓氏來了又去,可謂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唯有兩家傳承不斷,一南一北,號稱唯二的千年世家,分別是吳州上清府上清縣的大真人府和齊州東平府東魯縣的圣人府邸。
巧合的是,這兩家剛好是一道一儒,府邸規格也相差不多。
至于本朝的天家皇室,興起不過兩百余年,尚且不到三百年,的確算不得千年傳承,也難怪被圣人府邸視作是“暴發人家,小家氣”。
在吳州大真人府的正門上懸掛了一副對聯:“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南國無雙地,吳州第一家。”
故而大真人府也被譽為江南第一家,可與圣人府邸,還是差了幾分,因為圣人府邸素來就有“天下第一人家”的說法。
圣人府邸位于東魯縣城正中位置,坐北朝南,迎面是一個粉白的大照壁,門前左右兩側,有一對丈余高的圓雕雌雄石獅。紅邊黑漆的大門上鑲嵌著狻猊鋪首,大門正中上方的高懸著藍底金字的“圣府”匾額。
大門兩旁明柱上,懸掛著一副對聯:“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這副對聯口氣之大自不待言,更為巧妙的是,上聯“安富尊榮”的“富”字少了一點,下聯“文章道德”的“章”字多了一筆,意思是說圣人府邸富貴沒了頂,圣人及其學說“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圣人之家的“禮樂法度”,也就能天地并存,日月同光。
與之相較,大真人府的“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便算不得什么了。龍虎鬼神豈能與天地日月相較?
穿過第一進狹長的庭院,便是圣人府邸中路的第二道大門,俗稱二門。門楣高懸“圣人之門”豎匾,下有閥閱承托,門柱有石鼓夾抱。正門左右各有腋門一座,耳房一間。平時只走腋門,正門不開,以示莊嚴。
入圣人之門,迎面是一座小巧玲瓏、別具一格的屏門,四周不與垣墻連屬,獨立院中,類似遮堂門。屏門頂覆灰瓦。門楣因懸世宗皇帝親頒“恩賜重光”匾額,故稱“重光門”。門的四根圓柱下有石鼓夾抱,上面承托著彩繪的屋頂,前后各綴有四個倒垂的木雕貼金花蕾,故又稱“垂花門”。重光門平時是不開的,每逢大典、皇帝臨幸、宣讀詔旨和舉行重大禮儀時,才鳴禮炮開啟。
重光門因獨立院中,把前院和后院隔絕開來,所以又叫“塞門”。這樣的塞門一般權貴人家是無資格建立的,只有封爵的“邦君”才能享受此榮,也就是國主君王,寓意了圣人的“素王”之稱。
重光門兩面三刀側的東西廳房,是圣人府邸仿照朝廷的“六部”而設立的六廳,分別是:知印、掌書、典籍、司樂、管勾和百戶,儼然是個小
(本章未完,請翻頁)
朝廷。
過重光門,院中有一片臺基,臺上有日晷等物,其后便是寬敞的正廳,即大堂。布局與衙門十分相似,大堂正中懸掛著“統攝宗姓”大匾,同時朝廷也規定東魯縣的縣令由衍圣公保舉族人兼任,故而李玄都才向秦道方提出了那個先去圣人府邸所在縣城縣衙的說法,世人皆知縣令與圣人府邸是一家人,你判自家人勝,無私也有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