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之后還有二堂、三堂,然后便是內宅。
進了內宅,穿過前上房,過一道低矮的小門,便進入了前堂樓院。院內蒼松挺拔,魚池東西對列,恬靜雅致,大有步移景遷之感。
前堂樓是七間二層樓閣,室內陳設布置極為講究。中間設一銅制暖爐,東間的多寶閣內,擺設著鳳冠、人參、珊瑚、靈芝、玉雕、牙雕等,里套間便是姜夫人的居處。
此時堂樓之中有兩人,一坐一站。
坐著之人是位老婦人,她身后墻壁上掛著一道條幅,是衍圣公十四歲時的手書:“圣人之心如珠在淵,常人之心如瓢在水”。
而站著之人是個中年男子,正是本代衍圣公。就算面對當今皇帝或是學宮的大祭酒,衍圣公也沒必要如此拘謹,但這個老婦人卻是例外,因為老婦人正是他的生母姜夫人,也是圣人府邸的真正主事人。
這種事情并不奇怪,太后臨朝,比比皆是,老太君當家也算不得什么。
這位姜夫人的娘家并不算顯赫,可她的師承卻十分顯赫,她的兩位師兄都是儒門中的大人物,一位做了天心學宮的大祭酒,一位成了隱士。正是因為這份關系,她才能不斷拓展自己的人脈關系,嫁入圣人府邸后,成為儒門中舉足輕重的大人物之一。
當年老衍圣公身故,新衍圣公還是個年輕人,無法擔當大任,面對來勢洶洶的清微宗和野心勃勃的李道虛,無力抵擋,若不是她站出來穩住陣腳,并憑借多年的人脈遍邀儒門之人前來助陣,如今齊州還不知是怎樣的光景,說不定圣人府邸也要仰人鼻息。
正因如此,姜夫人奠定了自己的絕對地位,在圣人府邸之中說一不二。
姜夫人望著那道條幅良久,半是感嘆半是譏諷地說道:“家有諍子,不敗其家。我倒是小覷了李道虛,本以為他臨老會任性一回,沒想到他最后還是強忍下了這口氣,選擇以大局為重,將李家交到了李玄都的手中。”
衍圣公沒有多言,明白母親說的是什么。
李玄都和李道虛有分歧之事,并非是做樣子給世人看的,而是確有其事,只是李道虛老了,沒心思再去爭執什么,最后選擇退讓一步,成全了李玄都,這也是他們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雖然李玄都與李道虛理念不合,但在心氣上面,如今的李玄都卻像極了年輕時候的李道虛,野心勃勃,算是志大才高,只怕圣人府邸難逃其毒手,所以圣人府邸這次要先發制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