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李玄都前往棲霞山的眾人陸續登船之后,陸雁冰和司徒秋水下了白龍樓船,站在碼頭上,揮手作別。
白龍樓船緩緩升空,破開重重雨幕,高入云海。
李玄都獨坐靜室之中,“陰陽仙衣”被他脫下,仿佛有一個無形之人穿著這件仙衣,在屋內飄來蕩去,“叩天門”斜斜靠在墻上,十分安靜,沒有“陰陽仙衣”那般活潑。
李玄都將大師兄司徒玄策的遺物斷劍橫放膝上,手掌輕輕撫過劍身。
李玄都很明白,為大師兄報仇是二師兄一生的夙愿,在高層的江湖之中,二師可謂是一個異類,肯為了兄弟情誼付出如此之多,也難怪師父說他是個性情之人。
那么二師兄把大師兄的遺物交給李玄都的用意也很明白,希望李玄都不要忘了大師兄的血海深仇。
李玄都當然不會忘,如今他雖然身居高位,但也沒有忘記初心。
至于行險之事,非是張海石本意,張海石不會贊成李玄都這樣做,這其實是李玄都自己的意思,事實上是張海石也無法左右李玄都的決定,所以張海石在離開清微宗前往渤海府時并不清楚李玄都打算什么時候動手,更不清楚李玄都會如何動手,這才將這件保存了多年的遺物交給了司徒玄策的侄女司徒秋水,讓她擇機轉交給李玄都。
司徒秋水也一直是等到李玄都要動身啟程前往齊州內陸,這才將這件遺物拿了出來。
李玄都伸出左手食指,輕輕按在斷劍上的指印上,緩緩閉上眼睛,神游物外。
這是地師傳下的回溯之法,李玄都以此斷劍為媒介,可以回溯部分情景。
一瞬間,在李玄都的腦海中出現了如此一幕:一輪清冷明月,高懸于夜空之上,在夜空之下則是支離破碎的大地。
在似夢似醒的恍惚之間,李玄都仿佛成為了畫中人,只是一個過客,在看一段已成往事的回憶。
一道身影飛上夜空,氣勢駭人,使得大地轟然震顫,他手中握有一把劍,劍鋒在月光下清亮如水,劍身上波光粼粼。
緊接著又有數道身影緊隨而至,朝著先前那人合圍攻去。
下一刻,劍光一閃,先前那人只是出了一劍,速度快到不可思議,后來圍攻之人竟是被他這一劍悉數逼退。
緊接著,其中一人的脖子上出現了一道細細紅線,繼而從紅線中滲出鮮血,最后他腦袋一歪,整個頭顱竟是從脖子上滾落下來,失去了頭顱的尸體隨之向下方大地墜去。
其他人無不驚駭。
在此人被斬去頭顱之后,遠方天際有一抹耀眼金光驟然綻放開來,照亮了夜幕,驅散了黑暗,仿佛給天空鑲嵌了一層金邊。
合圍之人似乎得到了什么訊號,紛紛向后退去。
持劍身影落回地面,平靜地望向金光涌來的方向。
片刻之后,一道籠罩在金光中的高大身影仿佛縮地成寸一般,似慢實快地朝持劍身影走來。
隨著那道身影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