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李玄都也逐漸看清了來人的長相。是個老者,身材不高,拄著一根比自己還高的龍頭拐杖,眉毛須發極長,甚至遮住了大部分面容,他身著一件土黃色長袍,外罩石青色長比甲,乍一看去,既無落拓放誕的山林逸氣,也無金馬玉堂的尊榮貴氣,倒像是個不知從哪個窮鄉僻壤跑出來的老鄉紳。
不過老人的身軀仿佛有千鈞之重,在他停下腳步之后,大地轟然震顫,他腳下地面破碎不堪。
龍老人。
接下來便是一場大戰,老人以手中拐杖接下了持劍之人的三十六劍而不傷自身分毫,最后以左手的食中二指夾住了劍鋒,只是兩指用力,便將長劍生生折斷。
畫面到此戛然而止,接下來的情景隨著長劍被從中折斷而無從得知,接著又跳轉到了另外一個場景之中。
這個場景對于李玄都來說,很是熟悉,正是他剛剛離開不久的蓬萊島,不過相較于此時正煙雨蒙蒙的蓬萊島,李玄都眼前所見的蓬萊島正值初夏時節,陽光明媚,生機勃勃,有一股萬物競發的氣息。
八景別院還是老樣子,又有些不同,不似李玄都掌權時那么熱鬧,也不似李道虛清修時那么冷清,只是座普通的住人院落。
這時候的蓬萊島上,有許多對于李玄都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物。
師父李道虛此時正值壯年,還是黑發黑須;師母李卿云尚且在世,溫婉雍容;姑姑李非煙青春年少,明媚動人,依仗著姐姐和姐夫的寵愛,有些大小姐脾氣;李道師無愧于“玉面劍仙”的名號,劍眉星目,面若冠玉,一表人才;李世興此時還是個少年郎,看不出日后的陰沉,有些靦腆害羞,每每見到李卿云或李非煙時,就會緊張臉紅;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李玄都從未見過的老輩人物。
在這時候,未曾喪父的司徒玄策和脾氣古怪的張海石都是七八歲左右的年紀,司徒玄略還在襁褓之中。
那時候李道虛就只有兩個弟子。
李玄都看到兩人并肩走進八景別院,來到別院內的一個校場,李道虛已經等在這里,手里拿了一把木劍。
兩人向李道虛行禮之后,也各自取出自己的兵刃。
張海石用的是一把普通長劍,都快比他高了。司徒玄策用的正是“驚鯢”,此劍算是司徒家的家傳寶劍,司徒文臺早早便將其送給被他寄予厚望的長子。
李道虛的授課十分簡單,只用了一個時辰,然后就由兩人互相對練,最后再由他親自考核。
李道虛離開之后,兩人對著比劃了一會兒,司徒玄策便長劍歸鞘,找了個陰涼地,開始閉目假寐。
張海石拖著長劍來到司徒玄策的身旁,左右張望一下之后,低聲道:“司徒,你小心被師父看到。”
司徒玄策閉著眼睛說道:“師父才不管這些,師父在意的是結果,只要我們能學會練熟,練一遍和連一百遍都是一樣的。還有,我說過好多次了,不要叫我司徒,這是個古代官職的名字,聽著總感覺怪怪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張海石笑道:“竟然有人用官職做姓氏?”
司徒玄策道:“還有人用‘長孫’做姓氏呢,用官職算什么。”
此時還不像日后那般脾氣古怪的張海石問道:“那我叫你什么?總不能直呼你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