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音的手上沒有任何佛家法器,也不見柳枝凈瓶,只有一柄柄形態各異的長劍,或古拙厚重,或輕靈單薄,或扭曲如蛇,都無一例外散發著凜冽劍氣。
正是“慈航普度劍典”中的“千劍觀音”。
觀音法相現世之后,百手輪轉,百劍隨之而動,劍影絢爛,縱橫交織出一張細密劍網,帶著凌厲劍氣,朝著赤羊翁當頭罩下。
赤羊翁身陷劍網之中,只覺得自己陷入萬千人廝殺的沙場之中,四面八方皆是敵手。
白繡裳駕馭觀音法相,劍法劍勢之繁復多變,實到了一種難以想象的地步。百余種風格迥異的劍法,或大開大闔,或以慢打快,或如梨花綻放,或如疾風勁草,或古拙凝滯,或迅如雷霆,似清風明月,又似金戈鐵馬,時而劍勢如大江大潮激蕩三千里;時而劍勢如小橋流水綿綿不絕,由觀音法相同時施展,糅合一處,不見半點沖突,極變化莫測之能事。
就在白繡裳出手的同時,上官莞微微低頭,再抬起頭時,臉上多了一個青面獠牙的青銅面具,這個面具不曾留有口鼻眼睛的位置,渾然一體。不過到了天人造化境,視物也未必要靠眼睛,此等細枝末節也就無關緊要了。
此物本是古時巫教之物,巫教巫祝佩戴此物行祭祀之事,幾經輾轉,落入地師徐無鬼的手中。徐無鬼本是用此物來研究巫教的種種巫術,后來卻發現此物不知是以何種材料制成,異常堅固,便隨身攜帶,用作防身,后來傳至李玄都的手中,李玄都又將其送給了上官莞。
上官莞是第二個出手之人。
平心而論,上官莞選擇歸順李玄都并沒有太多心理負擔。第一,形勢比人強,她當時有求于李玄都,李玄都是她的救命恩人。第二,李玄都是徐無鬼最后認可的衣缽傳人。第三,李玄都要上官莞做的事情,與上官莞過去一直在做的事情并無本質上的區別。
無論是李玄都,還是徐無鬼,都要推翻大魏朝廷。
多年的慣性,使得上官莞很少去思考自己為什么要推翻大魏朝廷,也未曾深思西北大周與遼東到底有什么不同,她有自己的野心,卻與天下無關,與太平無關。
此時之所以如此拼命,自然有她的思量。
李玄都的許諾讓上官莞十分心動,地師之位就不必多說了,她也不排斥嫁給張鸞山,一則是兩人門當戶對,天師地師,正應天陽地陰。二則是張鸞山并不弱于上官莞,也不強過上官莞,算是勢均力敵。
上官莞本就不是個苛求姻緣之人,否則她當初也不會看中趙冰玉。至于她為何不愿屈從于宋政,道理很簡單,嫁給趙冰玉,必然是上官莞拿捏趙冰玉,還是自己當家做主。可如果嫁給宋政,那就是給宋政做小妾了,上面還有澹臺云這個大婦,萬事不由人,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