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梅盛林也率領百官出城迎接二位殿下。
帝京城,就這么一戰而下。
到了此時,李玄都并無太多喜意,只剩下唏噓感慨,他三入帝京城,終于在最后一次,功成圓滿。
……
受損嚴重的永定門緩緩開啟,身著各色官袍的公卿大人們魚貫出城。
為首之人是梅盛林和霍四時。
燕王和趙良庚已經逃出帝京城。
一支身披玄甲的騎軍徐徐行來,沉重的馬蹄聲交織在一起,如同滾
(本章未完,請翻頁)
滾不休的雷霆之聲。
待到他們立定之后,殺伐之氣撲面而來,讓這些養尊處優慣了的公卿重臣們不由得一陣心神目眩,繼而生出一股子懼意。
有人不自覺地縮脖子咽口水。還有人已經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就在這時,一道身影從天而降,正是秦清。
霍四時和梅盛林立時拜倒在地,兩人身后的百官也隨之跪了一地。。
所有騎兵同時翻身下馬,然后單膝跪地。
秦襄、景修等將領也下馬行禮。
無數聲音響起,山呼萬歲,好似滾滾巨浪,排山倒海。
此時天地間分明有萬千人,卻又仿佛只有秦清一人。
秦清微微張開雙臂,閉上雙眼,沐浴山呼。
……
李玄都沒有與秦清同行,而是去見了道門之人,還有那些被暫時關押的儒門之人。
被俘之人有:社稷學宮大祭酒黃石元、萬象學宮大祭酒寧奇、金陵書院山主齊佛言、白鹿書院山主盧北渠、太室書院山主錢心炎、岳陽書院山主南宮大成、隱士白鹿先生、偽仙陳眠、偽仙納蘭絮。
除了萬象學宮大祭酒溫仁身死之外,天心學宮大祭酒謝恒、天心學宮大祭酒楊松、圣人府邸姜夫人、隱士金蟾叟、隱士赤羊翁選擇突圍逃走。
李玄都沒有急于追殺逃走的儒門之人,龍老人已死,圣人已經重歸天上,大局已定,這些人不過是甕中之鱉罷了,茍延殘喘,不足為慮。
李玄都一直信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所以他不打算大開殺戒,而是讓人將這些放棄抵抗的儒門之人請到了玉盈觀,他要與眾人談一談。陳眠和納蘭絮則直接被李玄都歸入道門這邊。
玉盈觀的正殿十分開闊,除了一尊太上道祖的塑像之外,并無他物。
李玄都讓人在殿中擺了蒲團,他與秦素坐在正中位置,背對著太上道祖,左邊是列席的道門之人,右邊是被俘的儒門之人。
這次出席的道門之人,分別是:沈元舟、白繡裳、張鸞山、蘭玄霜、太微真人、三玄真人、萬壽真人、蕭時雨、冷夫人、左雨寒,都是道門之中頗具實力的“一方諸侯”。
待到眾人分而落座之后,李玄都當先開口道:“這次請諸位來,無他,唯有‘太平’二字。”
眾人皆是望向李玄都,靜待下文。
李玄都接著說道:“圣人離世之前,曾經問我,要如何處置儒門。我說三教合一乃是大勢所趨,圣人并未反對。眾所周知,我并非反對儒門,也從未想過推翻、覆滅儒門,曾幾何時,還有人說我是最像儒門弟子的道門弟子,我反對的是那些為了一己私欲而曲解先賢道理之人,亦或是好話說盡而壞事做絕的偽君子之流,如龍老人這等逆勢而動、罪大惡極之人,便不得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