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而言,秦清打算繼承大魏朝廷的制度,不過要在細節上略作修改,比如將原本只是暫時職務的總督、巡撫、總兵官常態化,成為擁有明確品級的正式官職,同時延續張肅卿的改革,廢黜藩王鎮守地方的制度,給予親王參政的權力,以宗室和武官代替宦官來壓制、平衡文官勢力,甚至秦清還有意徹底廢黜宦官制度,縮減宮廷規模,他自己只有一位妻子和一個女兒,實不知要這么多的宦官有什么用,只是如今局勢未定,各種事情千頭萬緒,還顧不上這些細枝末節,只能留待以后。
秦清接見了這些魏廷降臣之后,接下來的幾天便是遼東老人輪番覲見秦清,他們都是為了同一件事而來。
如今大魏皇帝徐翊厚已經被廢黜,國不可一日無主,那么就該有一位新君。
毫無疑問,秦清就是新君,這又牽扯到了定國號,冊封太子等等大事。
古來國號,除了少數例外,多是以受封的地名為國號,秦清以遼東起家,世人也都說遼東大軍如何如何,于是就有人提議國號為“遼”,是為大遼。秦清否決了這個提議,因為遼東三州是為幽州、奉州、遼州,遼州與金帳接壤,幽州靠近關內,奉州位于兩州之間,雖然被統稱為遼東,但是秦家的根基卻在幽州。
正所謂幽燕之地,當年慕容氏在龍城起兵,以“燕”為國號,于是又有人提出以“幽”為國號,秦清允之。
如此,新朝正式定下國號,是為大幽。
至于皇后、太子,秦清決定一切從簡,立白繡裳為皇后,暫定三弟秦道方為皇太弟。
蓋因秦道遠與秦清年歲相差無多,已是知天命之人,說不定要比秦清先走一步,而秦道方不過不惑之年,最為年輕。
消息一出,秦道方堅辭不受,親自趕赴玉青園,面見秦清,痛陳利害。一則是他膝下無子,日后無人繼承,二則是兄長秦道遠在前,長幼有序,萬沒有越過兄長立他為皇太弟的道理,有傷兄弟情分。
秦清無法,只好決定改立秦素為皇太女,有明空女帝的先例在前,儒家之人已經無力出聲在后,再加上秦素不僅僅是秦清的女兒,還是李玄都的夫人,一時間竟是無人敢于出聲反對。
秦素不由叫苦,不想做什么皇太女,不過被李玄都勸住。
李玄都并不反對秦素擔任皇太女,因為秦清在人間還有四十多年的光陰,這其中的變數太多,秦清會再有一個兒子也說不定,秦素可能只是用以過渡,畢竟現在的秦素不是“天下棋局”中的秦素,情況不能一概而論,秦素最后還是會回歸道門這邊。
……
六月初九,秦清離開玉青園,進入帝京皇城,次日在帝京城外南郊舉行登基大典,定國號為“幽”,建元太平,改“載”為“年”,冊封白繡裳為皇后,立秦素為皇太女。
太平元年,六月十二,秦清頒布《諭中原檄》,以兵部尚書秦襄為大將軍,率軍二十五萬,南下中州、蘆州、楚州、荊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