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便形成了雙方隔江對峙的局面,失去蘆州之后,千里江防,處處皆是破綻,渡江并非難事。
另一邊,上官莞、寧憶的和談也十分順利。
嚴格來說,白鹿先生、四位山主、寧奇、黃石元等人都是道門的俘虜,沒有談判的資格,而司空道玄沒有參與最后的帝京之戰,他才能夠真正代表儒門與道門談判。
此次談判,道門允許儒門保留四大書院,可三大學宮卻要廢黜兩座,只能保留一座,以此作為對儒門的懲戒。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司空道玄最終同意讓出萬象學宮,廢黜天心學宮,保留歷史最為久遠的社稷學宮。
如今天心學宮還在謝恒、楊松、邸姜夫人、金蟾叟、赤羊翁等人的手中,負隅頑抗,南魏小朝廷的背后也少不了他們的支持,所以天心學宮是必然要被廢黜的。至于萬象學宮,則是司空道玄高風峻節了,他雖然是萬象學宮的大祭酒,但考慮到社稷學宮曾出過亞圣和荀卿等先賢,歷史最為悠久,而萬象學宮的前身是明空女帝修建的萬象神宮,不足以與社稷學宮相提并論,于是主動保存社稷學宮。
和議之后,司空道玄自稱無言面對歷代先賢,主動辭去大祭酒之位,歸隱山林。
李玄都得到消息之后,一邊調集道門天人境以上的高手,準備鏟除儒門最后的抵抗勢力,一方面又下令改萬象學宮為萬象道宮,驅逐其中儒門弟子,改為祭祀太上道祖、南華道君、楊朱等道門先賢,同時李玄都感念師父李道虛曾在此地求學,又下令在萬象學宮內增設師父李道虛的牌位,位于諸位先賢之后。
此事由寧憶全權負責,陸時盈協助。
寧憶當年也曾是萬象學宮的弟子,可如今卻成了道門之人,反過頭來改建萬象學宮為萬象道宮,不得不說造化弄人。不過李玄都此舉并非故意使寧憶難堪,他打算將未來的萬象道宮發展成為一處類似于太學的求學之地,召集各路名師在此傳道受業,不定期請部分真人、大真人在此講學,凡道門弟子,皆可來此深造,由寧憶出任第一任宮主。
陸時盈也就是陸夫人,只是暫時協助,在成立道門之后,李玄都會仿照客棧的結構設六堂,其中專管財政者為度支堂,由陸時盈出任首任堂主。
和談之后,在上官莞的指揮下,以陰陽宗、皂閣宗、真傳宗為主的道門勢力,大舉進入中州,秦中總督王檀承受不住道門的巨大壓力,在失去最后的庇護后,主動請降。
秦清任命王檀為中州巡撫,任命李如是為秦中總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