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知墨伸手捂著額頭,小聲慘叫著,力度之大那根柱子上赫然出現了幾條裂痕,竹葉撲簌簌的落下。
“多謝。”
李休站起身子,掌心中的青色蓮花旋轉消散,他看著陳知墨,道了一聲謝。
他學過天下所有東西,了解過所有有關于修行的書籍記載,但從未參透過修行方法,不能修行,自然也沒人教他。
“不用謝,小事一樁,小事一樁。”
陳知墨不知從哪里取出一條毛巾蓋在頭上,一只手拖著腰,仰頭看著天上。
“我這算是踏入初境?”
李休問道。
“算,自然算。”
陳知墨道。
能修行終究是一件好事,無論你修煉起來的速度快慢如何,只要有進展就是好事。
何況他的確學的很快,并且修的很快。
朝夕便踏足初境,而且靈氣凝視,猶如臂使,陳知墨不知道該說什么,只是覺得天下間只有一個李休。
想來也應該只有一個李休。
“修行功法境界固然重要,但修行一途分化萬千,我已經沒什么可以教導你的了,但首先你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換句話說,你想修什么?”
陳知墨將毛巾放下去,露出帶著紅印的額頭,認真的問道。
“我對修行本不算了解,但我看過很多書,大道萬千,可供選擇的有很多,喜歡的東西也很多。”
“那你喜歡什么?”
陳知墨問道。
“下棋,看書,聽戲,賞梅,踏雪,觀雨,我喜歡人間的一切美好與不美好。”
李休道。
“那你想修的東西一定很多。”
陳知墨笑道。
“以前很多。”
李休想了想,說了一句,然后沉默半晌,繼續道:“但我現在只想學劍。”
“為何?”
陳知墨挑眉問道。
“因為蕭泊如是劍仙。”
李休看著他,道。
陳知墨皺著眉,并沒有聽懂。
李休也并不想仔細解釋,只是道:“我想證明他的劍比蕭泊如強,而且強得多。”
......
李休的加入對于書院來說就像是湖面砸進了一塊大石頭,千里梅嶺刮起了一陣風直接吹進了長安城。
而此時的長安城卻很是熱鬧。
今日楊妃大壽,這個女人陪伴了先帝一生,親眼見過朝局動蕩,親身經歷過十四年前那場大唐最昏暗的時間段,她活了很久,一千年,或者九百年。
楊妃很老,老態龍鐘,身上的皮膚暗黃,老人斑遍布上下,但牙口很整齊,潔白,只是眼中昏黃,氣息萎靡,想來活不了太長時日。
但只要能活下去沒人愿意死。
所以楊妃穿著很整齊,很莊重。
這場壽宴舉辦的地點在皇宮內,幕林園。
這一天來了許多人,朝中百官幾乎全都到齊,但陛下沒有來,自十四年前開始,陛下就再也沒有來過。
皇后自然也不會來。
這是大唐,陛下的態度自然最重要,按理說大臣們也不該來。
但是太子來了,而且最重要的是楊妃是五境強者。
所以百官們也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