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爭,首先著重的是不爭,然后才是君子。
何謂君子?
上古大文圣曾經為君子二字定下了廣義,曰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無懼。
自上古流傳至今君子二字又在許多層面被細分成了許多形象,比如行為坦蕩,重意輕財,不立危墻,謙遜守禮,往大了說治國平天下,往下了說是修身與齊家。
但從沒有人能夠詳細解釋這簡單的兩個字具體有什么含義,子非行為浪蕩,愛去花樓,但他是眾所周知的君子,李休驕傲自負,生性淡漠,但對于許多人來說他也稱得上是君子。
這兩個字本就矛盾,所以便有了偽君子三個字。
后來潛移默化當中有一種說法最被人所認可。
君子是一種態度,對己,對人,乃至于對待這個世界的一種態度。
陳臨辭性情高尚,淡泊名利為君子。
醉春風獨飲相思,甘愿赴死亦是君子。
但現在李文宣卻說他不是君子。
他的臉上仍舊帶著笑容,眼中的神情卻極為專注。
君子不爭,但他爭。
崔崖思盯著他看了半晌,臉上的表情已經變得冷淡至極,他放下了抬起的手臂,放下了手中的那副字。
“那就請殿下在這晉城之內多留一些日子。”
李文宣滿不在意的聳了聳肩,顯然心中早有預料。
“崔大人且放心,在關于李休的消息傳來之前我哪都不會去,你也無需擔心母后的人會插手,只要我在這里,我們的人就不會動。”
“最好如此。”
崔崖思將那副字放到桌面上,然后推門向著書房之外走去。
卻聽得身后李文宣的聲音又響了起來:“如果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太尉的人選擇了插手,崔大人打算怎么做?”
崔崖思的腳步微微一頓,旋即說道:“世子殿下之前打算怎么做,下關便會怎么做。”
這是要讓大唐從今以后再也沒有二皇子的意思。
看著那走出書房漸行漸遠的身影,李文宣的臉上露出了一個有些詭異的笑容。
.....
走出了書房回到了陳知墨養傷的院子,崔崖思的臉色絕對稱不上看,他是陛下最忠誠的心腹,自然不希望看到兩位皇子因為奪嫡一事而鬧得整個大唐烏煙瘴氣。
李弦一是長子,那個位子本該就是他的。
若是他昏庸無腦,弄權養奸也就罷了,但太子自從監國以來每一件事都是處理的恰到好處,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手段極為老練,是在合適不過的下任唐皇人選。
“你今天還真閑。”
剛進屋子,轉身將門關上,崔崖思便聽見了陳知墨的調侃之聲。
“看樣子你恢復的還不錯。”
將門關上然后看了一眼窗外,他走到了床邊坐下。
陳知墨半靠在床頭上,神色看起來有些疲倦。
“只要死不了,都是小傷。”
他咧了咧嘴露出一個笑容,說道。
“結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