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顫抖著雙手拿起了地面上的金銀,喃喃道:“這下我可真是有眼不識二五八萬,有眼不識清一色一條龍了。”
白馬寺的和尚有很多,普字輩的也有十幾個。
但出家之前姓金的就只有一個。
金玉律。
五散人之一的金玉律。
五散人是唐國之上關系要好的五位宗師,五人雖然不曾創建過什么勢力,這些年也鮮少聚在一起,但還是被人們習慣稱之為五散人,因為眾人心知肚明,五個人之間乃是一脈相連,想要對付一個,就要做好一同對付五人的準備。
五散人全部都是五境宗師,即便是姑蘇城和聽雪樓也不想輕易得罪這五人。
好在他們行蹤飄忽不定,而且鮮少主動招惹事端,所以在這數百年的時間里,這個名字已經被很多人遺忘了。
直到前些日子整座天下追殺蕭泊如,陳落為了救蕭泊如殺了兩個人。
紙探花唐球兒,提線偶崔婆。
據說紙探花唐球兒便是五散人其中一人的女兒,這話不是出自別人之口,正是出自眼前這個大和尚,普慧大師,金玉律的口中。
如今距離那件事的發生已經過去了數年的時間,何況未來的一兩年后還要面對天上的威脅,在這種時候金玉律忽然走出了白馬寺,來到了青角司,他想要做什么?
金老頭兒知道這件事是自己無論怎么想也想不通的,但總歸是自己眼拙沒有將人認出來,眼下只好將那袋金銀揣進了兜里,躺回了門前的搖椅上,豎起耳朵聽著院內深處的動靜。
心想萬一一會兒打起來了,自己好趕緊去找人調兵幫忙。
雖說憑借自家掌教的實力對付一個僧人綽綽有余,但五散人畢竟是五散人,便是一散人,誰又能保證其他四個不在這里呢?
也不知道陳落應付不應付的了。
金老頭兒眼中閃過一抹擔憂,摸著兜里的錢袋子陷入了沉思。
五散人,金玉律,木成舟,溫不語,秦難明,方華。
在最近的消息當中能夠知曉,金玉律在白馬寺出家,木成舟在八百里洞庭澤避世。
溫不語起了武當山參悟。
秦難明和方華游蕩天下,飄忽不定。
這還是數年前的消息,事后李休去武當山的時候也并沒有見過溫不語。
金老頭兒不知道金玉律此番前來是為了什么,報仇還是和解?
金玉律的面色始終平靜,白色的袈裟看起來別具一格,他低著頭安穩走著,直到來到了一間小院之外,方才抬起頭來看著后面那扇竹門。
用竹子做成的門戶本就比較少見,何況還是眼前這幅有些沖突的建造風格。
那扇門是竹子做成的門戶,如果單獨拎出來觀看的話無疑是很好看的一扇門,將簡單的竹子排列雕刻的很是精致,稱得上是此中大家,當得起了不起三個字。
但是這扇漂亮的竹門和院內的陳設放到一起就顯得有些突兀。
因為院內沒有絲毫的綠意,如果要用竹門的話,起碼要配些綠色,最好在墻外種上一片竹林,再不濟也要有些柳樹,院內墻下要有水塘,一側擺放著假山和風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