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會翻過賀蘭山,然后再往北行,走克木祿地域,去往遠朔,再從遠朔返回朔北。
找了伙馬匪,搶了幾匹馬,一路潛行,倒也沒起什么波折。
而大璟朝堂之中,卻是再掀一陣風波。
長興,昭華殿。
“眾卿有何看法。”
隆彰帝仍舊是那副淡淡的,卻盡顯威儀的樣子,待眾臣傳閱過言陌幾人聯名呈上的奏折后,才出聲問道。
“此等歪風絕不可漲!臣請即刻抓捕尤氏叛逆在外余孽,盡數嚴懲。”余肅當即開口道。
“此并非而今最緊要之事,尤家身在各軍之將,及豢養私兵,互相奪權吞并,帶離邊軍兩萬,為禍雍北,盡早將之全部鏟除,方為要務。臣請圣上,速派能吏干將,北上平亂。”林佑芝緊隨其后發表意見。
“嗯。林相所言甚是,眾卿可有合適平亂人選。”隆彰帝再開口,環視場間。
今日這里可并不只政事堂諸相,六部高官、十六衛將領、武將公侯,凡在京者皆在此間。
當然也少不了眾皇子、親王、郡王等呂氏皇族的主要成員。
這個平亂,并非難事,雍北雖亂了,但都不成氣候。
尤家余下各部,也就尤彧那邊尚可,從邊軍拉了一大票人出來,實力最強。
卻還被言、連等五家,以及其他聞風而動的雍州將門,聯手給堵在了河套沙漠里,說是為禍,其實沒鬧起什么風雨來。
反而是之前各處藏兵,聞聽尤家出事,當即各自為戰,有的是想干一票就跑,迅速遠遁,有的是想把其他人吞并,自行起事。
他們趁著雍州各將門,盯著尤彧這邊的時候,各地兵力空虛,攪起了不少亂子,弄得有些烏煙瘴氣。
再就是雍北一線邊軍主將,被尤彧偷襲重傷,且人員大量流失,邊防變得尤為空虛,需盡快補兵過去。
這些事,場間可以處理的,可是太多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誰能去撈到這個大便宜,才是關鍵,自是少不得一番爭斗。
“圣上,臣請戰!”隆彰帝話音剛落,余肅仍是第一個站了起來,懇切道:“老臣雖棄甲多年,但一日不曾荒廢武藝,愿再為圣上執戟平亂。”
“圣上,僅僅數月時間,兩地豪閥叛亂,臣以為當有皇族子弟親往,彰顯皇家威儀,予民心安定。”林佑芝再次隨后說道,惹得余肅怒目而視。
“臣以為,林相所言有理,商王殿下為嫡長皇子,文武全才,品行優良,可代圣上親往雍北,安定雍北民心,彰表天下。”新任吏部侍郎,蘇閔元,起身附和林佑芝,而且直接舉薦林皇后長子,商王呂思崇。
“臣也贊同林相所言,確實該有皇族子弟,代彰圣恩,親往雍北。但商王殿下雖有文武全才,可畢竟不是常在軍伍,怕是少有經驗。而秦王殿下,自幼與燕國公世子為伴,更曾在刀兵習武七年,可謂長于軍伍之中,方為更適宜之人選。”已正式遷任吏部尚書的崔清,也是起身言道。
秦王呂思武,為寧貴妃所出,而寧貴妃正是北地望族寧家嫡女,與夏侯灼之妻,是親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