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咯,最佳作曲人,靠的不只是創作功力,還需要看歌曲的流行度嘛,這一點我就比較看好許桐,陪跑三次了,三張提名卡能不能兌換一次獲獎?”
“你要這么算,還真一點道理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于建飛不配擁獲獎嗎?你們回頭去看,他在四月發的那首《解藥》,還有六月的《熱風》,八月的《熱愛》,三首歌的熱度有多高!大街小巷都在播,拿最佳作曲人肯定毫無懸念!”
“都別吵了,我家安可才是真正的最佳作曲人!《我的未來不是夢》、《andy》、《用心良苦》、《我懷念的》、《聽海》、《如果·愛》,好多好多,你們誰敢說沒聽過?什么秦臻,什么許桐的,統統閃開(狗頭)!!”
“……”
年度音樂盛典入圍名單一經公布,就成為了網友關注的焦點,所有人對各項提名眾說紛紜。
有人感覺這一屆的名單有點水,也有人覺得一代新人換舊人,優秀年輕歌手的涌現為華語歌壇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而這其中最受矚目的,自然是最佳作曲人的人選。
這一屆,年度音樂盛典的評委會非常大膽地選擇了四位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勁闖》的作曲人許桐,《繡娘》的作曲人秦臻,以及《瘋言瘋語》的作曲人張棟,還有《我的未來不是夢》的作曲人安可。
這在往年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現象。
甚至有網友戲稱,安可20歲的“最佳作曲人”提名記錄,直接只領先了26歲的秦臻一個空格。
因為提名名單按照姓氏首字母,“安”排在“秦”的前面。
五分鐘后,網書第一個有關的熱搜話題誕生:音樂盛典名單。
除了這些網上的自發熱度之外,一些專業的樂評人圈子,也開始了今年這一輪的預測:
滬市,張明東。
自從《我的未來不是夢》開始,到最近的《聽海》,張明東一直都在關注著安可的創作。
他自然也關注了今年的年度音樂盛典各個獎項的提名名單,對于安可能獲得“最佳作曲人”提名,他還是比較驚訝的。
在張明東看來,安可的作曲,曲風天馬行空,旋律、曲式、節奏、配器、和聲,都算得上高明。
但唯一不足就在于出道時間太短,從《我的未來不是夢》開始,到現在滿打滿算,也就不到三個月的時間!
三個月,別人或許還在熬資歷,這位已經連續發了二十首左右的歌曲了,不可謂不高產,甚至已經開始問鼎年度最佳作曲人的位置了!
張明東打開了自己的網書賬號,將最近自己寫的一篇關于《聽海》的樂評文章,發了上去。
《小論歌曲聽海的藝術性》。
在這篇樂評當中,張明東從歌詞的文學性、歌曲的創作內涵、情感表達,以及歌手的演唱技巧幾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解讀。
文章的最后,張明東這樣寫到:
情感是一首歌的靈魂,一首好歌不僅僅要有高超的創作技巧,最重要的還要有蘊含其中的感情。世界上所有從事藝術的人都知道,感情是打動人的唯一標準。不管是音樂,還是美術,都要有自己的內涵與意境。有了意境與感情,藝術就是活的,有生命的。
“叮咚~”
張明東的手機響起消息提示音,他低頭看屏幕,是圈內的微聊群消息。
【arther】:“張哥,好久沒看到你這么認真寫樂評了!”
隨即,群友【曉風】跳了出來:“是啊是啊,寫這么好,搞得我都不知道該不該發我寫的了。”
【花蝴蝶】:“安可老師的確值得一寫,今年他創作的好歌,太多了。”
【曉彤】:“都在說安可嗎?《我懷念的》直接把我聽哭了,不得不說,安可這首歌的詞曲真懂人心!”
【汪洋如海】:“@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