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我正好寫了一篇《我懷念的》這首歌的樂評,你要不要指點一下啊?!”
【曉彤】:“海哥,發到網書上,我去為你點贊!”
【音樂教徒】:“是啊,這一晃神的功夫,一個出道三個月的作曲人,都開始競爭最佳作曲人了,誰能告訴我是實力太強,還是這個世界太瘋狂?!”
【明東@張】:“只能說,安可牛x了!”
【曉彤】:“我懷疑張哥是不是收了安可老師的好處費!盡為他說話……”
【arther】:“要不我們干脆每人挑一首安可老師作曲的歌,寫一篇樂評,發到網書上,看誰更厲害算了!”
群里,大家被【arther】的話挑逗起創作的欲望來。
大家作為專業的樂評人,往往都有一種曲高寡和的孤獨感,而【arther】的提議,恰恰搔到了這群人的某個字母點。
大家各自發表著自己的觀點,重點還都是圍繞在今年橫空出世的安可身上,至于其他幾名作曲人,實力自然不差,但卻沒有安可這般,以三個月新人的身份,競逐“最佳作曲人”來的震撼!
而網名叫做【汪洋如海】的那名樂評人,也真的將自己寫的那篇關于《我還念的》樂評,發到了網書。
其余人紛紛不甘示弱,提筆忙碌起來。
網書樂評版塊,自從提名名單公布,被提名獎項的團隊就在爭相造勢,力圖使“提名”這項榮譽的效果達到最大化。
各路樂評滿天飛。
胡大生自然很懂其中的關竅,他從名單上看到郝平安獲得“最佳作曲人”、“最佳作詞人”以及“最佳原創”三項提名后,公司的公關團隊就沒閑著,各種各樣的文案、視頻,紛紛上線,水準和之前相比,也是越來越高。
“胡總!”助理唐妙正在給自己發布的軟文刷熱度,她神差鬼使之下打開網書樂評版塊,驚喜地大叫起來。
“在忙呢,有事說話!”胡大生也在整理視頻,聽到唐妙的喊聲頭也不抬地問道。
“您快看網書樂評版塊!”唐妙的聲音里透著一股驚喜之情。
“有啥好看的……”胡大生下半句立馬就咽了回去,雙目大睜,盯著電腦屏幕!
齊刷刷的三十多篇樂評,全是關于郝學弟的!
評論最多的歌曲,是《我的未來不是夢》,《我懷念的》、《用心良苦》和《聽海》,以及《如果·愛》。
三十多篇樂評,有幾乎一半,是關于這幾首歌的,剩下一半則是關于郝學弟的其他創作歌曲。
胡大生震驚了!
大風音樂在音樂圈子,并不算什么有實力的公司,哪怕這次大丸集團要注資,在規模上也無法和那些前排玩家并論,自然也沒有這個能力去做這件事。
要在同一時間攻略三十多位專業的樂評人,來為一位作曲人寫稿,這幾乎不現實。
尤其是在這音樂盛典即將開始的關鍵點上,樂評人炒作更是需要花大價錢的!
難道是郝學弟自掏腰包?胡大生旋即把這個念頭甩出腦子,郝學弟才將去看了那么大面積的大平層,哪有錢來找人刷樂評的!
胡大生想打電話去問郝平安,念及時間比較晚了,自然也就放棄了這個念頭。
不過郝平安本人卻完全沒注意到這茬。
他這時候一直悶頭在忙著《頭文字D》的創作。
十多個人同時創作,尤其是在郝平安經過師者榮耀技能的加持培訓后,使得《射雕英雄傳》的發布速度越發的恐怖了,按照這個進度下去,不用到過年,《射雕英雄傳》的漫畫,就將迎來完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