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可真行,考完試去旅游散散心,還能順便上個熱搜!”
星期四的中午,吳嵐趕到了金城,見到開著租來的車過來接她的楊謙和戴羽妮,先是哭笑不得地埋怨了幾句。
這兩個小年輕太能折騰了!
吳嵐以為他們就只是去金城看望一下之前采訪過的戴羽妮的師姐潘倩,然后把捐贈的樂器送到了就離開的。
誰知道,他們不但沒有按照原計劃離開,去川省旅游,吳嵐還在微播上看到了他們——她是看到了熱搜,才知道楊謙又雙叒出風頭了!
上了熱搜的,當然是楊謙在大禮堂上唱《曾經的你》的視頻!
“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華!”
這一句歌詞,就足以讓無數的觀眾受到了觸動!
觀眾們喜歡《曾經的你》,也被這首歌“背后”的故事所感動——因為整篇講話的內容聽下來,這首歌似乎就是以這個山區老師的故事為背景寫的。
微播上有完整版的楊謙演講的視頻,而短視頻平臺上,更多的還是他唱歌的片段剪輯。
但不管是什么樣的平臺,楊謙都因為《曾經的你》再次闖入了網友們的視野。
接二連三的爆紅,再加上大家翻看他的作品,發現全都是這兩年耳熟能詳的,這也引起了一些網友們對楊謙的好奇。
這究竟是怎么樣的一位寶藏歌手啊!
“咱們謙語傳媒官微的關注量都破百萬了!”
楊謙沒有微播,沒有自己的公眾賬號,當然流量都涌到了謙語傳媒的主頁下面。
當然,能夠破百萬,其實戴羽妮的功勞還要大一點,因為前面的八十多萬關注度里,很多是《哈哈哈》這首歌帶來的。
“我也沒辦法啊,就即興講了一段話,然后唱了一首歌,是學校的老師拍了視頻,然后傳了出去的。”
楊謙很無辜,他不想做一個公益活動,還搞出這么大風波的,誰知道事情越鬧越大,現在全國人民都知道他給山區的孩子捐樂器的事了。
“誰說山里的孩子就不可以擁有音樂夢想?”
還有新聞引用了他的話作為標題,認真地討論了這個問題。
幸好,楊謙多次提到要孩子們認真學習,在課余時間再發展自己的音樂愛好,不然,他估計要引起爭議,也要被許多媒體口誅筆伐,說誤導山區的孩子不認真學習了……
“我可以作證,楊謙他沒有想過要大張旗鼓的,是我那個朋友,蕭衍勝,他送樂器過來,還在車上掛了橫幅,搞得紛紛揚揚!”
戴羽妮在旁邊笑嘻嘻地說道。
“做好事,適當宣傳一下也沒關系。關鍵是你們也不讓我跟拍,把宣傳主動權抓在咱們自己的手里,現在搞得很被動,哎……對了,你們不是要去川省玩嗎?怎么還留下來了?”
吳嵐只是抱怨一下。
畢竟兩位都是自己的老板,也不能一直在這個話題上說個不停,不是嗎?
“這個是我要求的!我看他挺喜歡給小朋友上課的,就想著,反正去川省也只是游山玩水,金城這邊也有山有水,在哪里不是玩啊,所以,我就說咱們就別走了,這個星期就留在金城這邊。白天小朋友上課,我們就開車去逛逛,晚上回來,我們就給報名想要學唱歌、學樂器的孩子們上上課……”
戴羽妮舉了舉手,跟吳嵐笑道。